佛山加緊邁向新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之路
佛山市位于珠三角腹地,是帶動廣東西部發展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國嶺南中成藥的發祥地。進入21世紀,佛山緊跟國際生物醫藥技術前沿,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在發展傳統中醫藥特色產業的基礎上,逐步邁向新型生物醫藥產業之路。未來,生物醫藥產業將成為佛山“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產業鏈
2018年,佛山醫藥制造業實現產值141億元。經過多年發展,佛山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以中醫藥為基礎,生物制藥、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為突破的產業格局。
佛山中醫藥產業歷史悠久,目前已形成一批龍頭企業,并孕育出德眾藥業、馮了性藥業、一方制藥等具有較強實力的生產企業。同時,佛山陸續涌現出一些有別于傳統中藥湯劑、飲片、中成藥生產的新型中藥企業,主要發展新型中藥制劑、中藥經典名方復方制劑、中藥配方顆粒。
近年來,佛山大力發展新型生物醫藥產業,在基因藥物、抗體藥物、疫苗、血液制品、醫療器械、診斷試劑和口腔設備等方面逐步顯現創新特色,并大量引進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以及其他國內外科研院所的高端技術人才,孵化和引進大量成果轉化和研發型生物技術企業,培育出安普澤、體必康、安齒生物、瀚宇生物、漢騰生物等創新企業。
空間鏈
長期以來,佛山堅持把區、鎮(街)作為經濟發展主戰場,南海區和順德區是佛山生物醫藥產業兩大集聚區。
南海區
南海區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要的創新引擎,在臨床醫療、研發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積極與相關機構開展合作,引進和孵化出一批引領醫療科技行業的企業,極大推進南海區醫療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2018年5月,南海區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設“精準臨床免疫轉化創新中心”;2018年12月,南海區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合作,推進國內首個自主創新核醫學腫瘤分子影像示蹤藥物的產業轉化。
南海區的主要產業載體是廣東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坐落于佛山高新區。該基地由南海區政府與中科院共同合作建設,定位為華南地區最具特色的生物科技產業園區,于2010年啟動,總體規劃占地面積6000畝。依托佛山高新區大平臺,該基地已集聚生物技術、醫藥產品、CRO服務以及口腔器材、康復醫療器械、醫用導管等近200家生物健康企業。
廣東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代表企業為安普澤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由美國的生物制藥技術開發團隊和廣東的民營企業家共同創辦,作為南海區首批“藍海人才團隊計劃”引入。安普澤主要從事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發與中試,與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生物藥物藥學研究和中試平臺,對區域企業和產業基地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順德區
與佛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歷史一脈相承,順德區最初發展的是傳統中藥及化學藥,且以醫藥制造業為主,匯聚了華天寶、環球制藥、順峰藥業等知名企業。21世紀初,以南方醫科大學在順德區建設校區為標志,順德區從傳統制藥走向了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等更廣闊的領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等一批機構和企業陸續進入,打造從研發到孵化、產業化的全產業鏈條。
目前,順德區樂從鎮正成為佛山生物醫藥產業高地,2016年開始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陣地,提出依托優質平臺載體,打“國際牌”引進國際資源,承載產業創新轉化功能。利用佛山新城、中德工業服務區等平臺優勢,樂從鎮建設了云天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和樂產業園、科薈產業園等一批產業載體,并搭建了國際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孵化中心、依云國際研發樓兩大孵化平臺,承接了生物醫藥研發、中試機構進駐的產業加速平臺等六大產業研發平臺。
創新鏈
創新成果據火石創造數據庫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佛山獲得上市許可注冊的藥品數量有747個,其中中藥有743個,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數為1個;獲得二、三類國產醫療器械注冊證累計897個。整體來看,目前佛山的創新成果仍體現在具備雄厚基礎的中藥領域。
創新資源佛山圍繞生物醫藥技術“轉化”難題,結合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特有規律,在產業要素上謀篇布局。例如,與中科院微生物所開展合作,建立“健康毒理評價中心”,可針對新藥、醫療器械、新化學物質的安全性、治療效果進行臨床前評價,為生物醫藥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提供有效支撐。同時,引進華南地區首家中德合作的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發服務(CRO)和生產服務(CMO)平臺項目,利用國際先進技術,加速創新和仿制藥物上市,為臨床批件申報、臨床試驗用藥生產、商業化生產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服務。
目前,佛山正加快推進廣東省結核病系統生物學與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醫學大數據融合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同時,將完善以中歐中心為載體的國際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孵化中心、以依云國際為載體的佛山中科院生命健康中心、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孵化園區建設與服務,為優質生物醫藥資源匯聚提供充足而肥沃的土壤和空間。
此外,佛山通過不斷引進優質項目以及高層次人才落戶,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順德區樂從鎮引進中科院陳潤生院士團隊等逾30個生物醫藥創新科研團隊落戶,聚集高端人才430多人;累計申請專利106項,獲得授權專利51項。南海區廣東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引進兩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基地博士研究生達70余人。
政策鏈
2018年8月,佛山市藥監部門發布《佛山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環境,重點吸引優秀生物醫藥企業(機構)落戶佛山,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辦法》強調創新扶持,重點引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物醫藥創新科研團隊帶頭人、學科帶頭人和享譽業內的頂尖人才,重點突破單抗藥物、多肽藥物等生物技術新藥,新型化學藥物產業化及中藥劑型改造、中藥飲片產業化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形成一批核心知識產權,以新技術突破帶動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并大力培育和引進擁有核心技術的生物醫藥創新型企業。
經過近年來的實踐,佛山逐漸形成以“平臺+孵化+產業”的點線面結合運作模式,不斷引導創新要素集聚發展,形成南海區、順德區等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聚區,逐步成長為珠三角地區新興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當前,佛山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潛力在于以生物技術見長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但企業在成長過程中仍然面臨科研成果轉化難、人才和資本需求得不到滿足、園區CRO服務載體相對不足等問題。未來,佛山可以積極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一方面通過創新組織促進資源共享,實現行業資源雙向突破;另一方面借助廣佛同城的優勢,積極對接廣州的人才和產業資源,并共同打造廣佛生物醫藥創新平臺。同時,佛山通過依托大型儀器設備、試劑材料、重點實驗室等共享資源數據服務功能,提供一站式供需匹配、成果對接、研發外包、創業培訓、分析檢測等孵化服務,以產業數字化實現創新成果轉化的協同化,加速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火石創造供稿)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