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變到質變!中國藥師協會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 李晴) 當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執業藥師這一群體,對其的管理也日趨嚴格。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于2019年7月9日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提出了藥師在指導居民合理用藥、實現全民健康方面的責任和義務。藥師群體的管理與發展,又一次被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
“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新征程中,執業藥師必然大有可為。”在多次會議中,中國藥師協會會長張耀華以簡潔的話語,道出了新時代廣大執業藥師肩負的責任;同時,也點出中國藥師協會在助力健康中國、實現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中的使命擔當。
大浪淘沙。作為我國藥學工作者行業的最主要的社會組織,中國藥師協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執業藥師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在政策研究、執業繼續教育管理、合理用藥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繼續教育管理方面,自2013年國務院明確將繼續教育的管理職能交由協會時起,中國藥師協會便高起點謀劃、嚴要求推進、高標準建設,以“服務促管理、質量求生存、創新謀發展”為原則,相繼出臺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完善組織架構、改造傳統培訓模式、制定評估標準……在我國執業藥師的發展從量向質的轉變過程中,其繼續教育管理工作也被推向一個新臺階。
規范管理 開啟工作新篇章
人才問題,說到底是制度問題。沒有規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人才很難脫穎而出。
我國自1994年實施執業藥師制度以來,執業藥師隊伍不斷壯大,執業能力不斷提高,執業藥師人才培養取得積極進展,但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為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的政策機制,建立健全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體系,2013年開始,中國藥師協會就著手謀劃一系列繼續教育管理改革工作。
2015年7月30日,《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試行辦法》正式公布,這為加強執業藥師管理、規范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作提供了政策性指導和支持。
同年,由來自政府部門、中國藥師協會、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地方藥師協會等多個領域的66名專家組成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以此為標志,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各項改革工作全面開啟:2015至2016年,相繼制定《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十三五”發展規劃》 《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指導綱要》,并與《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試行辦法》一道,為建設更為科學有效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體系、保障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質量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制定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示范性網絡課程,并編寫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推薦培訓教材,為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提供了優質的內容輸出;逐步形成國家與地方兩級管理架構,中國藥師協會負責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并開展示范性網絡培訓,省級協會負責本轄區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全國上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成為抓好工作落實的基本保證。
大膽創新 突破傳統培訓模式
課程質量,直接關系藥師執業水平的提升。近年來,中國藥師協會以《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示范性網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為綱要,不斷開拓思路,探索創新網絡課程內容和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年初,上海華氏大藥房的執業藥師魏駿走進視頻錄制間,開始了他平生的第一次上鏡。盡管已是全國勞動模范獲得者,但面對鏡頭的他,仍顯得有些緊張。不過,當開始講述自己的工作心得時,魏駿很快進入狀態,變得侃侃而談。
這個由中國藥師協會與上海市執業藥師協會合作錄制的“藥師榜樣”網絡課程,受到上海市執業藥師們的喜愛。它成為網絡課程建設中,中國藥師協會與地方協會合作的一次大膽嘗試與典型示范。
除了采取訪談形式,現如今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網課還借助虛擬合成、動畫等方式改造傳統教學;同時,不斷提升課程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據統計,2018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參培率為78%,而全國參與網絡授課的學員占比高達83%。“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的網絡教學已成主流。
對外教學凸顯成效,對內培訓也如火如荼。2017年12月,中國藥師協會聯合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人才學習發展培訓班”,來自17個省級協會的29名學員親身體驗了“雙結合、雙體驗”式的教學;2018年6月,協會又聯合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大時代教育與英國開放大學,舉辦“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人才國際培訓項目”,8個省級協會的學員接受了國際化的專業培訓。
每年的繼續教育省際間工作交流會也是如約而至,中國藥師協會與20余個省級協會齊聚一堂,交流心得體會。相向而行,同心共贏,如此“面對面”的交流,目的只有一個:確保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直面挑戰 填補標準評價空白
今年4月21日,雨后的北京萬物滋潤,生長的力量在積聚,等待釋放。中國藥師群體的能力升級也在蓄積能量。
這一天,一場圍繞藥師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標準如何落地的大討論吸引了業界的目光,來自國家相關部門和多家藥學界學協會、醫藥院校、知名醫療機構、社會藥店的50余位管理者和藥學專家齊聚北京,共同參與了此次討論。
“實施近兩年,評價標準在提升藥師藥學服務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未完全落地。這正是我們推進轉化研究項目的原因。”張耀華口中提到的“評價標準”,是中國藥師協會于2017年6月印發的《藥師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標準(試行)》,也是該協會與沈陽藥科大學合作開展藥師藥學服務能力課題研究的一項理論成果。
藥師的職責是提供藥學服務,而如何對其藥學服務能力進行有效評估?此前,從藥事管理的視角研究藥師行為能力評估,還只是個空白。而現在,通過將藥師藥學服務力細分為臨床思維能力、處方調劑能力、藥學咨詢能力、藥物治療管理能力、藥物治療評價能力、采集與分析信息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學習發展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十大能力,再以設立一、二級指標的方式,對其進行量化,可作為繼續教育方案設計和藥師自主提高藥學服務能力的參考指征。
善于發現問題,敢于付諸行動。中國藥師協會團結多方力量開展《藥師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標準(試行)》以及相關深入研究,受到業內廣泛贊譽。專家紛紛表示,這一步頗具開創性意義的跨越,將對我國藥師藥學服務培訓水平的提升乃至藥師整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藥師協會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實施6年來,工作目標正在逐步實現,各項任務也在穩步推進。現在,該協會正對現行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試行辦法》進行修訂和完善,與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合作開展的評估課題研究也在有序進行,執業藥師誠信體系也在加速構建。“做好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作責重如山。中國藥師協會將牢記‘推動終身學習、助力藥師人才發展’的初心使命,努力成為優質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服務機構,為建設藥師隊伍、保障全民健康而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對未來,張耀華充滿期待。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