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遠凱:加大生物類似藥研發力度 讓更多患者用上好藥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在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健康中國人”活動現場,國家癌癥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面對原研抗腫瘤藥物價格昂貴的難題,生物類似藥的研發已經成為全球藥物研發備受關注的領域。中國近年來也在加大生物類似藥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并制定了相關技術指導原則,在保證藥效的同時,切實降低患者經濟負擔,增加了藥物的可及性。
據石遠凱介紹,生物類似藥,即在生物原研藥既有技術系列的基礎上,在所有的參數方面與其保持高度相似,藥效沒有本質差別。生物類似藥與化學藥相比,研制過程中變化更大,技術要求更高。我國在2015年2月制定了中國生物類似藥研發技術指導原則,使我國科研機構和制藥企業在生物類似藥研制過程中有標準可循。
“漢利康是我國藥政主管部門今年批準上市的第一款抗腫瘤藥物,在前期臨床研究過程中展現了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與治療B細胞淋巴瘤的經典藥物原研利妥昔單抗非常相似。” 石遠凱稱,中國第一款生物類似藥漢利康的上市,進一步滿足了我國患者對利妥昔單抗這一類藥物的需求。
石遠凱指出,即便原研藥納入醫保,也是需要政府承擔的一筆相當大的支出,因此,發展生物類似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生物類似藥價格相對低廉,使用生物類似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藥物的可及性,讓更多患者用上好藥。
石遠凱表示,目前我國許多生物類似藥的研發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將來,中國還會有各種不同類型,針對不同靶點的生物類似藥陸續上市,以滿足我國目前的臨床需求。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全國人大代表孫豐源建議:試點長期處方 便利慢性病人取藥
孫豐源建議,從國家層面先行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的長期處方政策試點,衛生主管部門適時出臺慢性病長期處方實施指南,為各地提供“遵循”。 2019-03-16 13:10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