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層好醫生】王慧芳:當好村民的“健康管家”
深受患者信任的王慧芳。
2012年5月,時年38歲的王慧芳,帶上“修煉”多年的“底氣”和“資本”,離開故鄉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前往鄰近的青田縣,開辦“青田王慧芳西醫診所”。
“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鄉醫,我從小耳濡目染,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看病救人的本領。從衛校畢業后,我又先后在云和縣朱村鄉衛生院金村分院、云和縣石塘鎮上坪村衛生室工作了近10年時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王慧芳介紹,“原打算就我自己來青田,不過愛人不放心,怕我一個人在外壓力太大,就擱下了自己的生意,來青田幫我,診所管理、藥房管理等都被他一手包辦了,成了我的‘賢內助’。”
正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六年多來,診所被夫妻二人經營得有聲有色,其提供的專業、充滿人性化的溫情服務,更是深得人心。附近的居民只要身體不舒服,都會首先想到“王慧芳”。
“每次來看病,王醫生都非常耐心地聽我描述病情,并認真分析我的需求。診查得更是特別細致。有時候在外面碰上,王醫生還會提醒我多加注意身體。”68歲的張阿姨點贊道,“有王醫生在,我們感覺很踏實。”
“很多患者都會因病痛的折磨而變得情緒急躁、焦慮。為了消除他們的疑慮、調動他們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必須要非常耐心地與他們溝通、交流。有時候也會遇到不理解、不信任,這個時候更需要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王慧芳表示,“醫為仁術,我們在做好看診的基礎上,還要更加注重服務。比如遇到一些重癥患者,診所限于條件無法處理的時候,我們會及時把患者護送至附近的醫院,并把掌握的相關‘背景材料’第一時間告訴接診的醫生,讓醫生對患者的病情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一些不方便來診所看診的居民,只要有問題,一個電話打過來,我都會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就醫建議。”
據了解,青田縣是僑鄉,年輕人基本上都在國外打拼事業,留在當地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孩子是全家的心頭寶,被照顧得非常仔細。可老年人就比較‘將就’了,生病了也不怎么來就醫,拖得時間久了,小病也被‘養’成了大病。”王慧芳表示,“作為‘健康管家’,我會在已掌握居民家庭健康狀況的基礎上,經常有針對性地向他們傳遞一些健康理念,提醒他們身體一旦出現小毛病一定要及時就診;對于一些慢性病患者,也會反復告誡他們要注意規律服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畢竟,只有他們的身體健康了,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才不會有后顧之憂。”
“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只是行醫的第一步。”近年來,王慧芳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向資深醫師、大醫院專家虛心請教,以求掌握更多的醫藥知識、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技術水平。王慧芳介紹:“現在當醫生,不再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需要增強‘治未病’的理念,把治病與健康管理結合起來。為了不掉隊,只有不斷學習精進。”
不過,不管看診技術如何精進、看診理念如何轉變,“高尚的醫德”始終是王慧芳不變的追求。“好醫生都是德藝雙馨的。其中的‘藝’,自然需要進行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臨床經驗的積累。其中的‘德’,則是醫生的靈魂,更是終身的必修課。正所謂:‘躬耕杏林終不悔,為醫消得人憔悴。’未來的行醫之路漫漫且修遠,吾仍將上下而求索。”王慧芳說道。(記者 蔣守福)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最美基層好醫生】王慧芳:當好村民的“健康管家”
“每次來看病,王醫生都非常耐心地聽我描述病情,并認真分析我的需求。診查得更是特別細致。有時候在外面碰上,王醫生還會提醒我多加注意身體。”68歲的張阿姨點贊道,“有王醫生在,我們感覺很... 2018-10-22 08:5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