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剛:責任在肩 不負初心
王建剛在為小患者看病。丁怡媛 攝
今年38歲的王建剛是甘肅省平涼市華亭縣北環路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負責人。在周圍一帶年輕的基層醫生中,王建剛有著超乎年齡的沉穩與干練。
2003年,王建剛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在繼續進修一年后,23歲的他開辦起了自己的診所。2006年,王建剛診所正式轉型為北環路社區衛生服務站。醫護人手增加了,診療條件也更加整齊規范,患者體驗到了更好的治療服務,紛紛來找王建剛看病。“雖然管理社區衛生服務站比一般的診所要付出更多,但能規范地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提供健康服務,讓居民享受到更周到的治療,累一點兒也值了。”王建剛說。
對王建剛來說,來看病的患者越多,責任越大。“患者來找我看病,就是對我的信任,我絕不能辜負他們。”王建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在臨床治療中極為用心。
去年年底,村民金芳來衛生服務站找王建剛看病。金芳患有嚴重的鼻炎,在醫院做完手術后,回家休養了幾天,又復發了。王建剛仔細查看了金芳的病情后,決定用他新學的“中醫藥特色綠色療法”進行治療。金芳將信將疑,對新療法沒有信心。王建剛耐心地給金芳講解新療法的原理和療效,并聯系附近已經治愈的患者為她現身說法,打消疑慮。結果,用新療法治了一個療程后,金芳的鼻炎狀況大為好轉,她還主動要求再治一個療程。
還有一次,衛生服務站進來一對抱著孩子的父母,神色十分焦急。原來他們的孩子便秘了很多天,在別處說要手術治療。王建剛查看患兒的狀況后,給孩子吃了常規的通便藥,并進行簡單的輔助治療,孩子的便秘狀況很快就改善了。“有時候,醫生看病多了,往往會忽略最不起眼的治療方法。但是,要想治好病就要懂得融會貫通,不能遺忘書本中的基礎知識。”王建剛說。
夏季是小兒手足口病、病毒性感冒、腹瀉的高發期。每當遇到這樣的患者,王建剛都會緊繃著一根弦,既為前來看病的患兒仔細檢查身體,用心處方,告知家長有緊急情況盡快復診;也同時做好隔離,以防病毒傳給其他就診患兒。
王建剛并不是一個健談的人,但只要有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病,就能看到王建剛笑著哄孩子的場景,診室中極少有患兒的哭鬧聲。他哄孩子的“功夫”,連診所的護士都自愧不如。
“入這一行時,就是想為患者服務好。”王建剛表示,要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和實際行動,讓前來看病的每個患者都不留遺憾。(文:丁怡媛 欄目:最美基層好醫生)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最美基層好醫生】王慧芳:當好村民的“健康管家”
“每次來看病,王醫生都非常耐心地聽我描述病情,并認真分析我的需求。診查得更是特別細致。有時候在外面碰上,王醫生還會提醒我多加注意身體。”68歲的張阿姨點贊道,“有王醫生在,我們感覺很... 2018-10-22 08:5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