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同禮:“醫”路與愛同行【最美基層好醫生】
曾同禮為患者量血壓。
“勤求古訓 博采眾長 敬重生命 慈愛為懷”。走進位于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的仁濟堂內科診所,16個大字赫然入目。這家診所的負責人就是主治醫師曾同禮。
48歲的曾同禮已在行醫道路上走了25載,他當醫生的夢想,源于年幼時對醫生的憧憬。因為有爺爺在藥房工作的便利,曾同禮從小就與各種中藥材“打交道”,伴隨著藥房的環境熏陶,曾同禮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曾同禮表示,只有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持續投入熱情和耐心,才能追求卓越。1993年從衛校畢業后,曾同禮懷著對中醫的熱愛,于200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甘肅中醫學院(現甘肅中醫藥大學)深造學習。畢業后不久,他獲取了“全科主治醫師”職稱。三年后,曾同禮決定自己開診所。
作為一名診所醫生,曾同禮每天要面對不同的患者。來診所看病的人中,有不少肩周炎、頸椎病、骨質增生的患者。看著飽受疼痛折磨的患者,曾同禮常常思考如何能加強自己的醫術,讓患者早日康復。經過了解和學習,曾同禮接觸到了“小針刀”療法,并熟練掌握了該治療方法,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有一天,一輛拖拉機停在診所門口,從車上下來一行6人,他們都是白銀市靖遠縣張莊村的村民。原來,他們聽說這位曾大夫能快速消除肩周炎疼痛,就過來看看。其中一位患者愿意試試。曾同禮發現其肩周肌肉有部分粘連,就用“小針刀”進行了治療。過了幾分鐘,患者轉了轉胳膊高興地說道:“曾大夫太神奇了,我不疼啦!”快速的療效和曾同禮充滿關愛的服務讓村民們滿意而歸。
“基層醫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簡單、快捷、實惠的診療技術和藥物,為患者帶來健康。”曾同禮說。
曾同禮認為,當醫生只有技術是不夠的,他堅信行醫就是行善,用愛對待患者才是行醫治病的根本。他也是這樣用行動實踐著他的信條。
一年前,一位誤服農藥的患者跌跌撞撞走進診所。曾同禮一邊進行搶救,一邊叫來救護車,將患者送往醫院。在救護車上,曾同禮一刻不停地為患者洗胃,握著胃管的手掌磨出了水皰也渾然不覺,心中只想著,早一秒救治,就多一分希望。最后,這位患者成功地脫離了危險。
多年來,“急患者所急、憂患者所憂、想患者所想”是曾同禮的原則。曾同禮說:“作為醫者,要時刻懷揣一顆以患者生命為第一的‘父母心’,讓患者少受病痛之苦。”
“愛心結善緣,妙手除頑疾”。在治病救人這條道路上,曾同禮越走越堅定。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最美基層好醫生】王慧芳:當好村民的“健康管家”
“每次來看病,王醫生都非常耐心地聽我描述病情,并認真分析我的需求。診查得更是特別細致。有時候在外面碰上,王醫生還會提醒我多加注意身體。”68歲的張阿姨點贊道,“有王醫生在,我們感覺很... 2018-10-22 08:5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