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需要核查什么
鐘某向A縣市場監管局投訴舉報,稱A縣夢園化妝品公司在某網絡平臺設立的自營網店網頁上發布虛假廣告,其購買并使用廣告商品后皮膚出現不良反應(附有網頁廣告、購物記錄截圖等材料),要求A局查處違法當事人,并對其進行獎勵。A局收到《投訴舉報信》后立即向鐘某寄出《消費調解通知書》,七日內又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告知鐘某:當事人無法聯系,舉報不予受理。鐘某認為A局對舉報不予立案調查的決定涉嫌違法違規,遂向上級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A局對投訴舉報的處理是否依法合規?需要明晰行政處罰的立案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立案是依法啟動行政處罰調查程序的起始環節,監管部門發現案源并經初步核查、核實案源線索后,認為依法應當立案查處的,辦案機構應當及時立案。也就是說,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行政原則,未經立案,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對相關相對人開展調查活動,否則即是違反規定;符合立案標準不予立案,也是未能依法履行職責。
《食品藥品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立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有明確的違法嫌疑人;(二)有違法事實;(三)屬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的范圍;(四)屬于本部門管轄?!睂φ丈鲜隽笜藴?,“當事人未能聯系上”并非不予立案的理由,A局對上述舉報未予立案顯然是錯誤的,舉報人的舉報材料已經滿足行政處罰案件的立案條件,A局理應立案后進行調查,至于是否應當作出行政處罰,則應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上文所指的“立案核查”和“案件調查”有無區別?
筆者認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立案核查指的是行政機關對所獲取的案件線索和材料進行審核、查看,根據立案標準就現有材料和線索(假定都是真實的)判斷其是否符合立案條件,這并不包括搜集證據、詢問當事人及調查證人。立案核查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線索所指向行為是否違法。行政處罰是對違法行為開展的調查和處罰,如果該行為并不違法,則監管部門不應就此立案;如果該行為已經達到刑法追訴標準,涉嫌犯罪,根據職能劃分,監管部門應該將此案移送司法機關進行調查處理。
第二,是否應該移送其他行政機關。有些行為雖然違法,但受理投訴舉報的監管部門并無調查和處罰權限,《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這意味著受理投訴舉報的監管部門需要將很多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案件線索和材料依職能移送其他部門。
第三,是否已立案。涉案違法行為符合立案條件,還得看該違法行為是否已被立案或處罰,《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边@表明,如果已經有其他監管部門對當事人的相關違法行為立案或者處罰,則不應對同一個違法行為再次立案調查。
第四,是否超過追責期限。即使是違法行為,也有一定的追責期限,《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p>
第五,是否有屬地管轄權。《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規定:“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庇行┻`法行為雖然與自己轄區存在一定聯系,但發生地并非本地,按照屬地管轄的原則,監管部門應該將材料和線索移送行為發生地監管部門立案處理。
第六,舉報、投訴是否屬于惡意。實踐中,有些經營者因為競爭矛盾、消費者因為消費糾紛等情形,可能對經營者反復舉報、投訴。基于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考慮,針對同一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的多次舉報、投訴,監管部門應該要求舉報人、投訴人提供新的證據,否則也不宜立案調查。
案件調查指的是行政機關在立案后依法對涉嫌違法行為進行證實或者證偽的過程,這其中包括現場檢查、采取強制措施、詢問當事人、調查證人、鑒定勘驗、聽證等環節。這是監管部門對有關涉嫌違法行為立案后作出行政處罰、移送處理或者撤銷案件的必經階段和自然發展結果。A局因無法聯系當事人致使案件調查出現擱置無法繼續,理應努力通過其他方式排除障礙(如通過實地察看、聯系網絡交易平臺等方式聯系當事人),推進案件調查,簡單地“不予受理”顯然難以證明自己依法行政、積極履職。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市場監管局)
(責任編輯:郭思男)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