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安雙創”人物譜】“穿這身衣服,就有這個責任”——記呼和浩特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優秀督導員王博
28歲的王博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辦公室的業務骨干。2017年,作為第三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呼和浩特市深入推進創建工作,為治理餐桌污染,在全市實施了“廚房革命”專項行動,同時選派40名業務骨干深入基層所開展督導工作,旨在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時,王博被派到該市新城區中山東路食品藥品監管所督導工作。
駐所期間,王博與所里同志一起在短短4個月內完成了轄區小餐飲整治,并在所有餐飲單位中全面推行“明廚亮灶”工程和“四化管理”(廚房管理“透明化”、食品貯存“超市化”、現場管理“色標化”、加工管理“規范化”)模式。取得成績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但王博從不把這些掛在嘴邊,他總是認真地指著自己身穿的制服說:“穿這身衣服,就有這個責任。”
耐心細致解難題
去年2月,開完“廚房革命”督導工作動員會后,王博帶著滿腔熱情來到中山東路食藥所,準備大干一場。可工作還沒有展開,困難就擺在了面前。
“我們所轄區是全市商場和流動人口的聚集地,有255家餐飲單位,其中小餐飲、小作坊和外賣店占85%,按照‘廚房革命’的標準,這些餐飲單位大部分都需要整改。”中山東路食藥所所長張雪峰說,當時所里只有4人,要想在6月底之前讓所有餐飲單位達到“明廚亮灶”和“四化管理”標準,并完成小餐飲整治,難度非常大。
圖為王博(左)與中山東路食藥所監管人員共同在轄區進行檢查/攝影 楊燕
作為該所的督導員,對轄區情況不了解的王博如何幫助所里解決困難、按時完成任務呢?
沒有抱怨、沒有繞道而行,王博直奔問題,很快找到了解決辦法——調查督導轄區內所有食品經營單位的相關情況。“我就從所里存儲的檔案里一個個確定這255家食品經營單位的地址和法人名字,然后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每戶經營者的脾氣性格、家庭情況、生意情況。”王博說。
時間緊、任務重,摸清情況既能減輕所里監管人員的工作壓力,又可以有針對性地高效開展下一步工作。為此,王博犧牲下班后、節假日的休息時間,每天堅持調查走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所有食品經營單位的情況摸了一遍。
“新城區‘譚記旺品餐廳’生意好,容易接受后廚整改;‘杭州小籠包’后廚衛生差,夫婦二人經營,不容易接受整改;‘叢林狼醬骨頭’負責人脾氣好、好溝通,容易接受整改;‘張瑞峰鴨脖店’負責人不好說話,后廚亂,溝通整改時要注意方式方法……”這是王博隨身攜帶的一本中山東路小餐飲經營單位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情況統計表上的內容,表上詳細記錄了135家小餐飲服務單位的地址、名稱、存在問題、整改意見等情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山東路食藥所不僅打造了一條食品安全示范街,而且轄區內的所有餐飲經營單位“明廚亮灶”率和“四化管理”都達到100%,小餐飲整治如期完成。面對這樣的成績,王博卻謙虛地說:“我和所里的同志都在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穿這身衣服,就應該盡到這個責任。”
堅決拆除“黑作坊”
2017年,呼和浩特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拆除違章建筑。中山東路食藥所轄區人民路便民市場內的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租賃場所被定為違章建筑。這5家小作坊主要加工銷售豆腐、豆芽、饅頭、粉條等,加工條件比較簡陋,衛生不合格,當時正處于監管要求的整改階段。了解到這5家小作坊租賃的房屋是違章建筑后,王博和同志們上門與小作坊負責人溝通停業事宜,并暫時收走了他們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記證。沒想到,這5家小作坊竟然偷偷繼續經營。
因為違章建筑遲遲沒有拆除,原本加工環境就臟、亂、差的小作坊,又變成無證經營的“黑作坊”。小作坊主屢勸不改,食品安全無法保證,大家都心急如焚。王博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協助所里盡快拆除這5家“黑作坊”。
當時,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為推進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成立了39個督導組,王博是第二督導組的組員。督導組由該市多個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王博便利用督導組召開溝通協調會議的機會,向城管、市政等部門反映違章建筑拆除問題。在他的努力下,最終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5家“黑作坊”租賃的違章建筑被順利拆除。
同志們紛紛為王博點贊,他只是笑笑說:“我是督導員,穿這身衣服,就有這個責任。”
勤奮認真盡責任
“我們所是分組監管,他每天都會跟著其中一個組下去檢查。”中山東路食藥所監管人員高陽表示,王博工作勤奮,還非常認真。“他遇到不懂的事情會馬上詢問了解。我們有不懂的專業知識,他會認真為我們講解,如果他也不了解,就會向市局相關人員咨詢,問清楚后再及時教給我們。”
除了身邊的同志,很多行政相對人對王博也贊賞有加。“永興肉食店”的經營者老石說:“他和我們溝通時很客氣,非常有耐心,很負責任。”
2017年底,王博獲得呼和浩特市局優秀個人獎,他所在的呼和浩特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第二督導組獲全市優秀督導組稱號。在2017年呼和浩特市各級部門對小餐飲、小攤販、小作坊整治和“廚房革命”專項行動的明察暗訪中,中山東路食藥所成為全市唯一沒有被通報過的基層所。
談到取得的這些成績,王博再一次表示:“既然穿了這身衣服,就應該盡到保障百姓食品安全的責任,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
(責任編輯:郭思男)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