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 食安優先——探討食品安全在城市規劃與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因 “以人為本”的城市定位
對于城市而言,從唯經濟發展到可持續發展的轉變,表明了其“以人為本”的再定位,包括通過環境的可持續和社會的可持續,實現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食品,首先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即食品的安全根植于環境的安全和農業的安全,而安全的食品是保障人類健康乃至生命所必須的。也因為如此,食品的供應和安全保障被視為民生工程。誠然,越來越多的城市依賴于外部的食品供應,但是,食品工廠的布局和餐飲行業的發展旺盛,以及日漸興起的都市農業、本地消費,都挑戰著食品供應的規劃及其與環境的相互影響。
其次,在人與人之間,一方面,社會分工使得食品的獲取很多時候都要“假手于人”。換而言之,在一個陌生人的社會,供需之間重塑了人際關系,尤其是依賴和信任。例如,從果腹到享受的不同層次以及新鮮食品、素食或是清真食品等不同類型的飲食訴求,促進了供應的多樣性和個性化發展,以及借助網絡訂餐實現三餐外包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在以城市為單位的社會中,食品體系的作用不僅在于為整個城市的人口提供足夠安全的食品,還在于這些食品分配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如城市低保人員的食品保障),借以實現社會的包容性和凝聚力。
食品安全也關聯著城市的經濟,關聯著文化。
以污染為代價的經濟發展,不僅破壞了環境,也因為水、土地等富集危害物而威脅到食品的安全性,進而不利于本地居民以及周邊消費者的健康。相反,環境的保護不僅可以發展安全且優質的農產品,而且可由此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農業環境和具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由此而來的經濟可持續性實現了立在當下的食品安全,功在千秋的城市發展。
城市的文化,源于城市的地理景觀、歷史底蘊,也依托于當下的傳承與重塑,并成就了城市自身的獨特與美麗。作為其中的一部分,飲食文化既守著“古法工藝”的習慣,也有著“兼容并蓄”的新生,而安全業已成為這些不同選項的共識。當食品安全成為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后者就成為各類主體考慮并踐行食品安全的內驅力。
發展可持續的城市食品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構建有彈性的且可持續的城市食品體系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議題。對此,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快速的城市化加劇了食品體系以及自然資源的保障壓力,這其中也關聯到食品安全,即:如何保障城市人口獲取有利于健康的、足夠的、有營養、無危害的食品。鑒于此,在突出“食品安全”的城市創建中,食安優先無疑是城市規劃與發展的一個出發點,并通過城市定位、政策協調和領導表率來推進“創城”的發展。
城市定位
就城市發展而言,食品并不僅僅是口糧,也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稟賦。一方面,食品經濟是城市賴以發展的基礎,這不僅是說通過食品的生產和消費確保一方的社會安穩,也是指農業、食品行業、餐飲行業等在城市經濟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對于一座文明古都,諸如小吃等特色街區可以被視為城市的一張名片,在展示歷史和飲食文化的同時,也成為游客認識并了解這座城市的窗口。另一方面,城市自身的特色和發展,同樣影響著農業、食品行業、餐飲行業等的布局,進而帶來不同的食品安全挑戰。諸如“農業產地”和“農業銷地”這樣不同的城市發展取向,意味著后者的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外來食品的監管以保障本地食品的安全供應。
政策協調
城市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是綜合性的,但因為政府職能和部門的分工而呈現各自為政的局面。例如,農業、環境、健康、交通、能源等都有各自的劃分,但它們都與食品有著直接抑或間接的關聯。舉例來說,食品的運輸或是肉類食品的消費都會加劇能源的損耗,并導致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問題。盡管氣候變化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并沒有像環境問題那么直觀,但它對農業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到食品的供應。
在此,正如“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所倡導的,當食品政策和監管也涉及多事項和多部門時,加強各個部門乃至各個行業的溝通協作,也有助于系統地避免食品安全問題及由此而導致的健康損害。
領導表率
當食品安全監管以及食品安全城市的創建涉及跨部門的合作與協調時,部門之間不同的優先考量和程序,責任、文化差異也會成為合作的壁壘。而在這個方面,合作之難又是長期存在的挑戰。
對此,尋求共同的目標,確定實現的途徑和聯合的行動,以及可支配資源,是實現合作的前提。但由于固有的部門利益和部門邊界,需要上級領導的直接安排來破除部門的本位主義以及形成合作的共識。鑒于此,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要求“一把手”掛帥也是這樣的背景使然。
相應的,這對于領導本身也有作表率和積極參與的要求,即借助“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的積極性,參與食品安全事務,并通過找到部門合作的結合點和著力點來調動各個部門的參與和協同。事實上,就食品的安全性而言,政府領導作為消費者也會有直接的感官,而“兜底”的政績觀和“民本”的價值觀也是其履職的壓力所在。
綜上,城市發展,食安優先,在以人為本的創城路上,食安優先是起點所在,并借此致力于發展可持續的城市食品體系,使其具有包容性、靈活性、安全性和多樣性,進而向所有人提供有利于健康的安全食品。、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