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力促食安品牌深入人心
人均監管經費連續三年增長,2016年達到全省第一,抽檢數量去年達到9.89批次/千人口·年,3年來增長1.8倍;全市75個監管所全部配齊5名以上執法人員、1名聘用人員;執法車輛為3.6名執法人員/輛……近3年來,威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夯實“四有兩責”。威海市局軟硬件的變化有目共睹,“食安威海”城市品牌逐漸深入人心。
圖為威海市
經費保障到位
威海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同時,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威海市政府提出全域一體化創建思路,并把“雙城聯創”作為各級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目標管理和科學發展考核,形成了市區(縣)鎮村層層壓實責任、壓緊任務的四級聯動機制。值得一提的是,在威海,食品安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而且增長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幅度。
據悉,僅2015年,全市食品安全經費16886萬元,較2014年就增長 145.3%,2016年,全市食品安全經費18661萬元,全市人均監管經費達到26.32元,已連續3年保持全省第一。因經費保障到位,2016年,威海的抽檢數量已經達到了9.89批次/千人口·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2倍,而今年的目標是千人口10批次。
充足的經費保障,為威海基層監管所硬件設施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威海75個基層監管所平均辦公及業務用房面積達到了331平方米,在全省創建基層所“十個一”(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套快檢設備等)的標準下,威海首創基層所“十五個一”裝備配備標準和“5+1”人員配備模式,全市75個監管所全部達到“十五個一”標準,全部配齊5名以上執法人員、1名聘用人員;村社一律配備食品安全協管員,每人每月補貼200元。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后,威海市食藥監系統保留執法車輛148輛,加上長期租用政府公共服務平臺車輛26輛,按持有執法證并從事監管執法工作的人員573人算,為3.3名執法人員/輛。
威海75個基層監管所全部建立了不低于50平方米的快檢室,且儀器先進。每個所除了一般的快檢設備外,還配備了檢測瘦肉精、地溝油的設備,并由街道或鄉鎮派駐專門檢測人員進行操作,業務操作更嫻熟專業,問題發現更及時。另外,威海市局還招標10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形成互為補充的檢驗檢測體系。
監管鏈條完整
威海市局監管人員及時了解百姓需求,對于群眾日常關心以及突出敏感的問題,如膠帶捆綁蔬菜含甲醛問題,網絡訂餐、進口食品安全問題等,有針對性部署專項整治,提高了群眾對于食品安全的獲得感。
威海市局日常的飛行檢查都是由分管局長親自帶隊,且邀請媒體記者同行,檢查結果在當地收視率最高的電視欄目《直播威海——食藥現場報道》中播出。此舉不僅有效震懾了具有不規范經營行為的行政相對人,也時時督促執法人員提高執法的專業性。監管結果一律公開,違法行為一律曝光,嚴重失信的一律納入“黑名單”,威海市局已形成從查實到處置到見光的完整鏈條。
在威海,無論大小超市、商店,都有“一票通”的臺賬,威海市局以“一票通”為載體,以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為重點,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實現了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銜接。此外,該市還創新建立“食安、農安、公安”三大系統資源共享、行刑銜接、聯勤聯動的“三安聯動”工作機制,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程監管。
通過重點培育一批放心食品加工基地和食品生產示范企業、打造一批餐飲安全示范街區、創建一批食品經營示范單位等活動,威海市局全面實施“食安威海”品牌引領行動,已建設放心食品生產基地7處,打造餐飲服務示范街26條,創建示范單位1468家,連鎖商超覆蓋全部鎮街,連鎖配餐企業覆蓋50%以上的大型企業食堂和80%以上的學校食堂。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