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兩責”基層行4】臺州:用大數據實現靶向抽驗
在臺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采訪時,該院院長曾茂法為記者展示了兩份資料:一份是臺州市2017年第一季度靶向抽驗結果,一份是三本沉甸甸的分析報告:《2016年全國不合格藥品情況分析報告(信息查詢手冊)》和《2016年全國不合格食品情況分析報告(信息查詢手冊)》(上、下兩冊)。
臺州市2017年第一季度靶向抽驗結果顯示,不合格率遠高于去年全國食品藥品抽驗不合格率。藥品方面,樣品抽驗277批次(不包括非法添加),不合格23批次,不合格率8.30%。抽驗疑似非法添加樣品102批次,不合格50批次,不合格率達49.02%。食品方面,監督抽檢212批次,不合格28批次,不合格率達13.2%。
“臺州市之所以抽驗不合格率高,主要是因為采用了大數據統計分析,實現了靶向抽驗?!痹ㄝp輕地拍了拍桌上那三本分析報告。
眾所周知,監督抽驗是食品藥品監管基本職責之一,也是發現和管控食品藥品風險的有效手段。但面對市場上海量的食品藥品,怎么抽、到哪里抽、抽哪些產品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基層監管人員。曾茂法將這種缺乏明顯靶向的抽驗,稱為“盲抽”。
臺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戴國富也直言,因為“盲抽”,政府投入在抽檢方面的大量資金,并沒有真正用在刀刃上,“要想讓抽驗真正發揮風險管控作用,必須實現靶向操作?!?/p>
2016年年初,臺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開始嘗試將2015年度國家總局和各省級食藥監管部門發布的不合格藥品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歸納了重點關注品種和重點關注項目,并將其作為探索靶向抽驗的一個重要依據。這種嘗試得到積極的回應: 2016年臺州市藥品抽驗工作質量明顯提升,不合格率增加了2倍多,還發現了3個高風險品種。
2016年11月份,總局局長畢井泉帶隊到浙江調研基層監管工作,提出要加強對抽驗工作的研究,真正發揮抽驗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風險管控、潛規則發現與處置等方面的作用。臺州市局就此專門召開專題研討會。經過討論,會議認為統計分析全國不合格食品藥品檢測信息很有價值,值得一做,并要求臺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在2017年2月底前盡全力、高質量完成此項工作。
“在接到任務后,我們成立了專門編寫小組,開發相關軟件,終于完成了這三本報告。”曾茂法說。
臺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耗時3個月,整理歸集和統計分析了2016年度總局和全國各省(區、市)局發布的共計11999批次不合格食品信息和4117批不合格藥品信息,進行了整理歸集和統計分析,并撰寫了報告。
以2016年全國不合格藥品情況分析報告為例,報告詳細列舉出不合格藥品生產廠家所在?。ㄊ校?、不合格藥品的具體生產廠家、藥品的不合格檢驗項目、具體不合格藥品品種情況乃至具體品種名稱、廠家等。此外,報告還根據各品種不合格批次數量多少,將其劃分為重點關注品種、次要關注品種和一般關注品種,并按化學藥品、中藥制劑、中藥飲片(不合格)、中藥飲片(假冒)分別列出藥品名稱。
據介紹,臺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開發的這套全國不合格食品藥品檢測數據分析系統,已經實現自動抓取功能,能夠實現數據實時歸集,自動分類,并根據食品、藥品多個不同屬性,從不同角度實現對不合格食品藥品信息的數據分析。該系統已被納入臺州市食藥監管部門的智慧監管平臺。
臺州市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統計分析結果對食品藥品監管、抽樣、檢驗檢測日常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重點關注品種信息會通過智慧監管平臺,及時推送至監管人員的移動執法終端上,監管部門可參考分析結果,利用溯源系統對重點品種在臺州各經營場所銷售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同時還可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科學制定年度抽樣計劃,確定重點抽樣品種,使存在較高風險和潛在不合格風險的重點食品藥品得到有效管控和監督,使監管和抽樣工作更具“靶向”性;檢驗機構在檢驗抽檢的某批次食品藥品時,也可根據分析結果確定重點檢驗項目,有針對性地對該樣品進行檢驗,不合格食品信息中的檢測數據也可用作對照參考。
臺州市2017年第一季度靶向抽檢結果還顯示,2016年度不合格批次數較多的幾個品種,在 2017年第一季度仍然出現多批次不合格,如化學藥品中的維生素C片、諾氟沙星膠囊;中藥制劑中的炎可寧片、六味地黃膠囊和復方丹參片等?!斑@說明2016年部分不合格藥品并沒有完全退出市場。從而提醒我們在日常監管中,要加強對這部分藥品的監管?!痹ㄕJ為。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