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成績單 聊聊煩心事 出出小對策--福建省龍巖市首屆基層監管所論壇側記
新一輪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后,基層如何適應新形勢,做好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需要不斷探索。龍巖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近日舉辦了首屆基層監管所論壇,48名所長齊聚一堂,曬曬成績單,聊聊煩心事,并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對策。
曬曬成績單
近年來,龍巖市以強化基層食品藥品監管為己任,擼起袖子干、甩開膀子做,拿出了漂亮的治理“成績單”,為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永定區城區監管所所長翁子華介紹,該所將轄區劃分出責任片區,由各片區長開展了一次食品藥品行業拉網式排查,較全面地掌握了轄區食品藥品經營戶底數,消除了監管盲區和死角。同時,有效推進無盲區、全覆蓋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管體系建設,建立日常監督檢查檔案294份,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415份,目前已完成整改231戶。
永定區撫市監管所所長邱富錦說:“我們結合飛行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對轄區龍潭鎮舉辦的大型宗親活動集體用餐開展監管,主要指導承辦集體用餐的移動廚房做好原材料的進貨臺賬、餐具消毒、菜式留樣備查、高風險菜品事前備案等監管,確保重大活動順利開展。”
漳平市菁城監管所所長陳乃守介紹:“我們對轄區菁城街道、西園鎮、和平鎮、南洋鎮鄉村食品安全協管員和流動廚師進行走訪摸底,建立30名食品安全協管員、17家流動酒家的檔案。同時,開展對農村食品安全協管員、農村流動廚師的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了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漳平市桂林監管所所長吳錦章介紹了他們以食品安全為抓手,通過鼓勵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品牌、申報質量標準店(區)產品等手段,指導筍竹產業及番鴨養殖業規范化、規模化。
聊聊煩心事
對于戰斗在一線的基層監管所而言,由于行政相對人上至鄉鎮、下至村社,面寬量大,任務復雜繁重,而人員、經費、裝備等普遍不足,又直接削弱了監管效能。這些,都成為各基層監管所不得不時常提及的“煩心事”。
新羅區北城監管所所長劉敬新說:“近年來,一些農村群眾誤食或有意吃有毒食物而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如轄區江山鎮的當地群眾有吃豬腳蒸斷腸草的習慣。基層群眾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高,辨別假劣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的能力較低,且容易受虛假廣告誤導,自我防范意識較弱,依法維權意識不強,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長汀縣南山監管所所長廖彩鑫表示,基層缺乏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在開展稽查、監管工作時感到力不從心,且檢驗檢測技術手段落后,日常監管停留在看、聞、問、查等手段,對農村市場的日常監管顯得捉襟見肘。
長汀縣河田監管所所長肖偉談的是工作執行力問題:“像無證經營問題、專項整治流于形式問題等,因為人員少或工作責任心不強,導致監管不到位。再比如,像大部分小餐飲規模小,但辦證門檻高,無證經營安全隱患大,陷入監管與取締兩難境地。”
武平縣東留監管所所長王珊在帶隊執法過程中,遇到一些涉及行政處罰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往往四處托關系、說人情,要求“網開一面”,行政執法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
出出小對策
基層監管所工作起步較晚,有些方面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在做好“食藥衛士”的工作實踐中,基層的食品藥品監管執法者們,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不斷探索、思考,形成了許多可供借鑒的“小對策”。
新羅區西陂監管所所長張福表示,當前基層所工作量及問責壓力都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是解決人員不足問題。“人員不足,不單單是補充執法人員,還可以通過社會共治、信息化監管等解決。特別是在充實執法人員方面,建議上級部門人員下基層,并通過調派、聘請、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實隊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
連城縣蓮峰監管所所長傅繼榮建議,基層政府要加大對食藥安辦及村(社區)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考核,要將相關工作與年度目標考核工作相結合,落實具體監管責任,工作不力有懲罰,工作得力有獎勵,充分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加強日常督察,檢查其是否按照要求落實日常工作,是否履行了規定的工作職責,并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落實。
經濟技術開發區高陂監管所負責人張育星強調:“源頭不禁,流害甚遠。審批就是食品安全監管的源頭,只有從一開始就嚴格審批,讓經營者從經營之初就重視規范性經營,這樣才能在經營過程中較少地出現問題。而審批后的回訪也很重要。很多經營者在申請許可證時都是按照要求進行整改的,但是在拿到許可證之后就慢慢麻痹疏忽了。這時候,及時的回訪檢查,可以讓經營者更加重視規范性經營。除此之外,也可以建立幾個微信群,把經營者都拉進群里,定期進行普法教育。這樣既可以實現一對多的監管,又可保證宣傳的持續性。同時,也可以在群里實時公布轄區查處的案件,對經營者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