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殺手”
腎臟疾病是一類比較常見的疾病,在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總患病率為10.8%,約有1.3億人患有此類疾病。而慢性腎炎(絕大多數是慢性腎小球腎炎)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大概占到了所有慢性腎臟疾病的30%~40%左右,約合4000萬人。
專家指出,慢性腎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不過以青壯年居多。多數人的慢性腎炎從開始多為隱匿性的,患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但炎癥卻緩慢發展。慢性腎炎往往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表現為血肌酐升高,到最嚴重時即為尿毒癥。迄今為止,慢性腎炎仍然是我國血液透析的第一位病因,而且人數還在逐年上升。因此,慢性腎炎常常被稱為威脅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警惕身體的早期信號
那么,慢性腎炎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腎臟內科主任王悅解釋說,所謂“慢性”通常是指發病時間長,一般超過3個月。成年人的腎小球腎炎很少表現為急性發病,基本上都是慢性的。而“腎炎”主要是指腎臟內的“腎小球”發生充血、水腫、細胞浸潤、增生、壞死等一系列反應。
總體來說,慢性腎炎的起因常與感染性疾病有關,如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尿道感染、乙肝等,病原體通過直接損傷或免疫介導損傷等機制導致腎炎,或使原有腎炎加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醫師楊莉介紹,慢性腎炎有很多種,如果按照發病原因來說,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原發性慢性腎炎。其中最常見的是IgA腎病,是由于IgA免疫球蛋白沉積在腎小球而引起的炎癥,多發于青年人;還有一種膜性腎病,是腎小球的濾過膜出現了免疫性損傷而導致的病變,一般多見于中老年人,不過近年來青年人發生膜性腎病也有增加的趨勢。第二類是繼發性慢性腎炎,如由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腫瘤或感染等疾病引起機體發生免疫紊亂而導致的炎癥反應。第三類是遺傳性慢性腎炎。這類患者通常有家族史,對于這一類患者應該進行家系調查。
王悅表示,對于慢性腎炎的預防,身體早期發出的一些信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警惕。慢性腎炎通常以蛋白尿(表現為尿中泡沫多)、血尿(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紅細胞增多)、高血壓(許多繼發性高血壓是由于慢性腎炎引起的)、水腫(如腿腫、臉腫)為常見的臨床表現。但由于慢性腎炎的起病非常隱匿,很多時候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因此患者往往并不在意,因而延誤診治,往往發現時就表現為嚴重的腎功能損害。因此,一旦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尿常規、血壓和腎功能等的檢查。
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
對于慢性腎炎,由于存在不同的病因,其治療方法也可能不同,因此在治療前首先要明確患病類型。
“如果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往往需要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治療;如果是由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則需要先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是原發性腎炎,如IgA腎病,通常先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降低尿蛋白,如果效果不好,則可能需要加用激素治療?!睏罾蛘f道,對于腎性高血壓,一般是用ACEI類降壓藥來降壓,它同時還能起到減少尿蛋白、保護腎臟的作用。
不過到目前為止,多數慢性腎炎還不能完全治愈,往往反復波動或緩慢進展,所以現在的臨床治療主要是起到控制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由于絕大多數的慢性腎炎不能治愈,因此即使是病情已經穩定的患者,也一定要堅持治療和復診。另外,高鹽、高蛋白的飲食可能會加重慢性腎炎患者的病情,因此平時應該適當控制鹽與蛋白質的攝入量。
王悅強調,慢性腎炎治療遠不及預防重要。每年1~2次的尿常規、血壓和腎功能檢查基本上能夠排查大部分的腎臟疾病,因此建議所有人都應該定期體檢。對慢性腎炎的預防還包括,平時要注意避免感染,因為感染是導致慢性腎炎的一個重要誘因;如果一旦發生感染,也一定要及早進行治療。另外,化妝和染發也是現在引起慢性腎炎的誘因之一,有些化妝品或染發劑中含有的重金屬會在人體內積聚,然后經過腎臟排泄,就有可能引起腎臟的炎癥。
慢性腎炎的三個不一定
王悅指出,對于慢性腎炎的臨床癥狀,有些人會產生一些誤解,從而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腎炎或尿毒癥,因此在這里有必要說明,總結來說有三個“不一定”。
1.引起腰痛的疾病不一定是慢性腎炎。
王悅表示,其實絕大多數的腰痛與慢性腎炎沒有關系??梢鹧吹募膊》浅6啵阅I炎更多表現為腰酸。
2.泡沫尿不一定是慢性腎炎。
尿液中的泡沫多不一定是慢性腎炎,尿中的有形成分,尤其是大分子物質增加也可以表現為泡沫多,因此不必過分緊張。
3.得了慢性腎炎不一定會得尿毒癥。
很多人會擔心得了慢性腎炎就一定會發展成尿毒癥,實際上,尿毒癥只是慢性腎炎的終末階段,只有約2%~3%左右的慢性腎炎患者最終發展為尿毒癥,比例還是很少的。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