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所食品檢測工作紀實
- 作者:劉云濤
- 來源:中國醫藥報
- 2016-01-25 09:46

圖為食品安全監督檢測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對蔬菜樣品進行檢測。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做食品安全工作,控制流通源頭是一個關鍵點。武漢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為保證百姓吃的更放心,專門在市內三大農產品批發市場設立食品安全監督檢測站,讓食品檢測關卡前移,控制流通源頭,讓百姓的菜籃子更安全。武漢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所(簡稱武漢所)更是選派技術骨干到市場一線,以嚴格、勤勉、科學的態度,把好食品安全關口。
接地氣 為百姓做實事
武漢市黃經堂蔬菜大市場、四季美農貿城、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是武漢市三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年總成交量約為400萬噸,全市70%以上的食用農產品要經三大批發市場,是食用農產品進入武漢流通市場的源頭。其中,白沙洲市場更是區域性食用農產品交易中心之一,有些品種甚至能輻射到河南、北京等市場。所以,不夸張地說,這些食品安全與否,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2015年年初,武漢市公布了“市政府的十件實事”,其中,在白沙洲、四季美、皇經堂三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食品安全監督檢測站是其中的一項內容。武漢市食藥監管局高度重視這件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實事,承擔安全監督檢測站建設任務的武漢所更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建站之初,武漢所有關人員專門趕赴成都、北京、杭州等地,考察學習食用農產品檢測的管理運行模式和先進經驗,為制定實施方案奠定良好基礎。后又經多方面溝通協調,明確項目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內容,制定項目建設時間進度表,編制了項目建設概算,形成監督檢測站建設的強大合力,推動了方案落實,保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隨后,實驗室租賃改造,儀器設備的公開招標,檢測人員的招聘及培訓上崗等各項工作逐一完成。2015年10月,三家檢測站正式掛牌運行。
嚴把關 凈化流通源頭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武漢市黃陂區的四季美農貿城,探訪剛剛運行數月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測站。值班的檢測員金梁和他的三位同事正在將采集來的蔬菜樣品放到試驗臺上進行處理。
每天清晨,是批發市場的交易高峰,檢測員們的采樣工作也在此時開始。金梁告訴記者,他們是兩組人員輪班,采樣、處理、檢測、出報告、數據上傳這些工作都是絲毫馬虎不得,每天要完成上百批次的檢測。“我們的采樣也是根據季節變化,重點關注時令蔬菜,以及消耗量大的蔬菜。”他說。
“通過快速篩查,一旦發現有問題的產品,我們會馬上報檢測數據到信息平臺。同時我們三家市場的監督檢測站是聯網的,數據共享,工作場景也是可以同步看到。”武漢所宮立孟主任一直具體負責監督檢測站工作。他表示,監督檢測工作人員會根據批發市場交易特點,科學選擇抽樣點位和時間,提高快檢速度,同時也加強對快檢數據的匯總分析,用“大數據”思維指導快檢工作,進一步提高快檢靶向性。
宮立孟告訴記者,這個站啟動短短幾個月,已經顯現了其威力:前幾天,他們剛剛檢測出來一批使用非法熒光劑來改善外觀色澤的口蘑,并通知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處理,避免這些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場。這起案件的曝光,有效發揮監督檢測的威懾作用,對產地形成倒逼機制,倒逼農業企業遵守種養殖規范。采訪中,一家圓白菜批發檔口的老板表示,監督檢測站啟動后,他們感到有了壓力,“逼”得他們采購中更注意蔬菜的安全。如果沒有被抽到,一些商戶也會主動將自己的產品送到檢測站,獲得一份檢測報告。“雖然是一張紙,卻讓生意更好做。”他說。
提能力 發報告有底氣
據了解,監督檢測站的檢測數據出來后,武漢市局會根據檢測數據分析報告和風險評估,有針對性地制定監督抽樣計劃,定向監管,對快檢不合格及可疑樣品進行查封,并及時送武漢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所檢測確證,一旦查實,將依法處理。
為了區別武漢市食品化妝品檢驗所,突出自己在食品檢測方面的特點,武漢所將原有的檢測科室食品化妝品室更名為食品農產品檢測中心,重點開展農產品的檢測工作。在該中心主任涂林看來,最近幾年,武漢所的食品檢測工作變化最大:“檢測數量和檢測范圍都有了令人驚喜的變化。”他提供了一組數據:2011年,所里食品檢測量為900多批次;而到了2014年,為3600批次;到2015年則達到了8921批次。與此同時,檢驗范圍也逐步在擴大,最初剛剛涉足食品檢測時,僅限于防腐劑,色素等的指標。后來,隨著所里設備的增加,人才的引進成長,食品檢驗能力在飛速提高,食品檢測范圍也在逐步擴大。現在該所食品檢測范圍已經擴展到獸藥殘留、農藥殘留等指標。食品檢測能力,尤其是食用農產品檢測能力的提升,成為一線監督檢測站背后的強大技術支持。
“發報告,心里更有底氣了!”涂林感嘆。(文/圖 本報記者 劉云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