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布食品抽檢信息公告 94批次不合格
2015年4月~6月,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全省范圍內25大類食品的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具體包括糧食及糧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產及水產制品,飲料,調味品,食糖,酒類,焙烤食品,茶葉及其相關制品,薯類及膨化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蜂產品、冷凍飲品、罐頭、乳制品、特殊膳食食品,食品添加劑、餐飲食品等食品1863批次,其中內在質量不合格食品94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食品發現率為5.05%。產品合格信息和產品不合格信息詳見附件1、2。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依法查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督促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并將相關情況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抽檢具體情況如下:
(一)糧食及糧食制品
本次抽檢糧食及糧食制品351批次,包括小麥粉,大米,淀粉制品(淀粉、粉絲粉條等),掛面,米粉等谷物研磨加工品,谷物加工品,生濕面制品等谷物分類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方便粥、方便飯盒、冷面及其他熟制方便食品等),速凍米面食品(包子、饅頭等)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鉛、汞、砷等重金屬,六六六、滴滴涕等農藥殘留,黃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以及食品添加劑和微生物等。檢出4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霉菌、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或霉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要求。
(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本次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68批次,包括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包括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半精煉、全精煉),煎炸過程用油(餐飲環節),食用動物油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酸值、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總砷、鉛、黃曲霉毒素B1、苯并(a)芘、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BHT)、特丁基苯二酚(TBHQ)等。檢出3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的項目為過氧化值、酸值(KOH)。過氧化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二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三是植物油精煉不到位也可能造成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過氧化值不合格。酸值(KOH)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油脂在受熱或酸、堿的作用下可發生水解反應,酸價會升高。
(三)肉及肉制品
本次抽檢肉及肉制品133批次,包括凍調理肉制品,醬鹵肉制品、熟肉干制品,畜禽肉,畜禽內臟,熏燒烤肉制品,熏煮香腸火腿制品,腌臘肉制品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鉛、鎘、總汞、總砷、喹諾酮類(恩諾沙星)、克倫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氯丙嗪、硝基呋喃代謝物(AMOZ、SEM、AHD、AOZ)、己烯雌酚等。檢出5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的項目為菌落總數、酸價、總坤。菌落總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保護不當受到污染;酸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密封不嚴或流通運輸過程防護不當,導致產品與空氣接觸、光線照射以及微生物及酶等作用,油脂被氧化變質產生油脂酸敗;總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料帶入,新鮮生肉原料帶入,主要來源于環境及動物飼料的污染,通過動物食物鏈生物蓄積而使肉類中鉛或無機砷污染量增加;二是生產加工環節中輔料、加工助劑、生產環境、生產設備和包裝材料的污染。
(四)蛋及蛋制品
本次抽檢蛋及蛋制品6批次,品種為鮮蛋。主要檢驗項目有鉛、鎘、總汞、蘇丹紅Ⅰ-Ⅳ、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五)蔬菜及其制品
本次抽檢蔬菜及其制品16批次,包括干醬腌菜,其他蔬菜,蔬菜脆片及制品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鉛、總砷、鎘、總汞、糖精鈉、氧樂果、對硫磷、甲基對硫磷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六)水果及其制品
本次抽檢水果及其制品141批次,包括蘋果、梨、桃、荔枝、龍眼、柑橘,蜜餞,水果干制品,果醬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鉛、鎘、氧樂果、滅線磷、久效磷、敵敵畏、甲胺磷、甲基對硫磷、乙酰甲胺磷、合成著色劑、菌落總數等。其中7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鉛、二氧化硫殘留量、相同色澤著色劑(莧菜紅和胭脂紅)加和系數、檸檬黃、霉菌等。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種植水果的土壤收到了污染;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生產者為了達到產品美觀、防腐、抗氧化以及延長食品保質期等目的,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硫磺熏制,后續去除二氧化硫殘留不徹底;相同色澤著色劑(莧菜紅和胭脂紅)加和系數、檸檬黃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生產者為了產品色澤美觀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霉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要求。
(七)水產及水產制品
本次抽檢水產及水產制品29批次,包括新鮮貝類、織紋螺,淡水魚蝦類,烤魚片(含散裝)等干制水產品,海水魚蝦類,軟體動物等品種。其中4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日落黃、檸檬黃、山梨酸、菌落總數。日落黃、檸檬黃不合格的原因:生產者為了產品色澤美觀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山梨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企業超量使用山梨酸;菌落總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保護不當受到污染。
(八)飲料
本次抽檢飲料331批次,包括凈水,天然礦泉水,其他瓶(桶)裝飲用水,含乳飲料,職務蛋白飲料,固體飲料,茶飲料,果蔬汁飲料,碳酸飲料,其他飲料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電導率、高錳酸鉀消耗量鉛、總砷、鎘、亞硝酸鹽、游離氯、氰化物、揮發性酚(以苯酚計)、合成著色劑、菌落總數等。其中37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酵母、銅綠假單胞菌、大腸菌群、電導率、霉菌、蛋白質、苯甲酸。菌落總數、酵母、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部分企業未能持續保證生產必備條件、生產設備及環境達不到規定要求,或是瓶(蓋)消毒不徹底及不密封造成二次污染;電導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生產企業采用非天然山泉水灌裝,同時采用工藝去除水中大量的物質,導致電導率偏低;蛋白質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的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可能在選擇原料時就偷工減料,并沒有添加足夠多的諸如核桃、大豆等成分;苯甲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企業超量使用苯甲酸。
(九)調味品
本次抽檢調味品169批次,包括辣椒醬,其他半固態調味料,雞粉,其他固態復合調味料,黃豆醬、甜面醬等,釀造醬油、配制醬油,釀造食醋、配制食醋,味精,辣椒、花椒、辣椒粉、花椒粉等香辛料類,蠔油、蝦油、魚露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鉛、二氧化硫、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合成著色劑、菌落總數等。其中7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安賽蜜、二氧化硫殘留量、日落黃、氨基酸態氮(以氮計)。安賽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企業超量使用安賽蜜;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生產者為了達到產品美觀、防腐、抗氧化以及延長食品保質期等目的,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硫磺熏制,后續去除二氧化硫殘留不徹底;日落黃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生產者為了產品色澤美觀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氨基酸態氮(以氮計)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制曲發酵條件差,生產過程控制不嚴,使原料中蛋白質的轉化率偏低。
(十)食糖
本次抽檢食糖13批次,包括白砂糖,冰糖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蔗糖分、總糖分、色值、不溶于水雜質、合成著色劑、二氧化硫、總坤、鉛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十一)酒類
本次抽檢酒類70批次,包括葡萄酒、啤酒、配制酒、白酒、黃酒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干浸出物、酒精度、鉛、著色劑、防腐劑、沙門氏菌等。其中3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酒精度、甜蜜素。酒精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產品出廠時沒有進行嚴格檢驗;二是產品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原料投入而多加水,甚至用劣質食用酒精進行勾兌,以次充好;甜蜜素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企業非法添加甜蜜素。
(十二)焙烤食品
本次抽檢焙烤食品150批次,包括冷加工糕點,熱加工糕點,餅干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酸價、過氧化值、鉛、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糖精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等。其中12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脫氫乙酸、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菌落總數、霉菌計數、大腸菌群、苯甲酸、鋁殘留量。脫氫乙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個別企業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超量使用了該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該添加劑含量較高;菌落總數、霉菌計數、大腸菌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保護不當受到污染;苯甲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企業非法添加苯甲酸;鋁殘留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加工過程中對含鋁的膨松劑等食品添加劑用量控制不嚴導致。
(十三)茶葉及其相關制品
本次抽檢茶葉及其相關制品16批次,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緊壓茶,黑茶磚,速溶茶類,代用茶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六六六、滴滴涕、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殺螟硫磷、合成著色劑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十四)薯類及膨化食品
本次抽檢薯類及膨化食品4批次,包括油炸型膨化食品和非油炸型膨化食品,干制薯類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酸價、過氧化值、羰基價、糖精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十五)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
本次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29批次,包括開心果、杏仁、松仁、瓜子,其他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等。其中3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酵母、大腸菌群。酵母、大腸菌群或霉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要求。
(十六)蜂產品
本次抽檢蜂產品22批次,包括蜂產品制品,蜂花粉,蜂蜜,蜂王漿(含蜂王漿凍干品)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蛋白質、水分、鉛、合成著色劑、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計數、果糖和葡萄糖、蔗糖等。其中3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嗜滲酵母計數、糖精鈉、甜蜜素。嗜滲酵母計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要求;糖精鈉、甜蜜素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企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十七)冷凍飲品
本次抽檢冷凍飲品2批次,包括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甜味冰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蛋白質、鉛、糖精鈉、環已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合成著色劑、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十八)罐頭
本次抽檢罐頭14批次,包括果蔬罐頭,水產動物類罐頭,其他罐頭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總坤、鉛、鎘、錫、鉻、苯甲酸、山梨酸、二氧化硫殘留量、合成著色劑、糖精鈉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十九)乳制品
本次抽檢乳制品57批次,包括巴氏殺菌乳等液體乳和全脂乳粉、脫脂乳粉、部分脫脂乳粉、調制乳粉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總脂肪、蛋白質、非脂乳固體、酸度、鉛、總坤、總汞、鉻、山梨酸、黃曲霉毒素M1、菌落總數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二十)特殊膳食食品
本次抽檢特殊膳食食品31批次,包括嬰泥(糊)狀罐裝食品、顆粒狀罐裝食品、汁類罐裝食品,乳基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豆基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嬰幼兒高蛋白谷物輔助食品、嬰幼兒生制類谷物輔助食品、嬰幼兒餅干或其他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聚氰胺、黃曲霉毒素M1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二十一)食品添加劑
本次抽檢食品添加劑25批次,包括復配食品添加劑,食品用香精,明膠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過氧化物、凝凍強度、鉻、總坤、鉛、二氧化碳、重金屬、致病性微生物、溴酸鉀等。內在質量全部合格。
(二十二)餐飲食品
本次抽檢餐飲食品30批次,包括餐館用餐飲具(含陶瓷、玻璃、密胺餐飲具),發酵面制品(餐飲自制),酵肉制品、醬鹵肉、肴肉、肉灌腸、肉干、肉脯、肉松、其他熟肉干制品、燒烤肉、熏煮火腿(自制),火鍋底料、麻辣燙底料及蘸料(自制),醬腌菜(自制),冷加工糕點面包(自制),熱加工糕點面包(自制),肉凍、皮凍、水晶肘子、水晶腸等(自制),生濕面制品(餐飲自制),生食水產品等品種。主要檢驗項目有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過氧化苯甲酰、溴酸鉀、鋁、二氧化鈦、鎘、黃曲霉毒素B1、亞硝酸鹽、苯甲酸、山梨酸、胭脂紅等,其中4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要求。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