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傷害的不止是食管
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12月6日因喉嚨疼痛在醫(yī)院接受身體檢查。醫(yī)生說,他的癥狀與胃酸倒流引起的軟組織發(fā)炎一致,將接受對癥治療。這則新聞引起了大家對胃食管反流病的關注。喉嚨疼怎么和胃食管反流病有關?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什么病?有什么危害?得了這病該怎么治療?我國權威專家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胖人、老年人易中招
您是否有反酸、燒心、食物反流到嘴里的癥狀?是否因為胸骨后不舒服反復在心內科就診,而做了很多心臟檢查都沒發(fā)現(xiàn)問題?有沒有反復的哮喘發(fā)作,而常規(guī)平喘的藥物控制不了癥狀?這可能都與胃食管反流病有關。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副院長、消化科主任劉玉蘭教授說,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內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一種疾病。由于胃內容物中含有胃酸、膽汁以及各種消化酶,它們會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引起燒心、反流等癥狀。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美國,癥狀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達到15%~20%,是醫(yī)院消化科門診就診者中最常見的疾病;在亞洲地區(qū),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如韓國發(fā)病率由2001年的3.5%增至2008年的7.3%,我國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生率由2002年的2.5%增加至2005年的7.3%。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癥狀為燒心和反流。少見或不典型癥狀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腹不適,噯氣、腹脹,咽部異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難等。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胸骨后疼痛、哮喘、慢性咳嗽、牙腐蝕、咽炎等,并因此就診于其他相關科室。嬰幼兒中還可出現(xiàn)吐奶、紫紺甚至窒息的嚴重癥狀。
哪些人、哪些行為方式會招致胃食管反流病?劉玉蘭教授說,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長期處于神經高度緊張、抑郁、焦慮等狀態(tài)者,易得胃食管反流病;高脂、高糖飲食,吸煙、飲酒、進食辛辣刺激食物,會導致出現(xiàn)反流癥狀;喜歡穿緊身褲會增加腹腔壓力,會加重反流癥狀。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化虹教授認為,胃食管反流病近年在我國發(fā)病率有增長趨勢,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飲食過量、體重增加。他說,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越多,就越容易引發(fā)胃食管反流;而多食用蔬菜的人群,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病率就較低。所以適當的、合理的進餐和運動,可以防止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生。
王化虹教授說,老年人特別容易發(fā)生胃食管反流病,因為他們食管括約肌功能退化,較為松弛;另外他們有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也導致易患胃食管反流病,比如有些老年人喜歡在睡眠前喝兩杯牛奶,以幫助睡眠,喝完了以后就躺下睡覺;還有些老年人經常半夜起來喝水、吃藥,然后就躺下。這些習慣都不好,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王化虹解釋說,人體胃的排空時間,一般在2~3個小時,所以建議臨睡前兩個小時不要吃東西,最好也不要喝水。另外,排便困難的老年人容易發(fā)生胃食管反流病,因此如果能緩解排便困難,也能減少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生。
劉玉蘭教授說,胃食管反流病傷害的不止是食管。它除了有食管內的表現(xiàn),如典型反流綜合征、反流性胸痛綜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狹窄、Barrett's食管、食管腺癌等外,還有食管外表現(xiàn),如反流性咳嗽綜合征、反流性喉炎綜合征、反流性哮喘綜合征、反流性牙蝕綜合征、咽炎、鼻竇炎、特發(fā)性肺纖維化、復發(fā)性中耳炎等。
出現(xiàn)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應該在什么時機就醫(yī)?咳嗽、胸痛等癥狀不典型的患者在求醫(yī)時應注意什么,看哪個科合適?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消化醫(yī)師分會會長、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消化科主任錢家鳴教授建議,如果患者燒心、反酸癥狀發(fā)作非常頻繁,如每周大于2~3次的時候,應該去醫(yī)院看一看。劉玉蘭教授也建議,患者如果出現(xiàn)典型反酸、燒心、胸痛、食物反流癥狀時,應及時到消化科就診。胃食管反流需要醫(yī)生確診,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根據患者的情況,醫(yī)生會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王化虹教授則提醒,在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如有胃食管反流癥狀,建議盡早去醫(yī)院診治,警惕發(fā)生食管癌。
胃食管反流病由于癥狀多種多樣,很容易被誤診。劉玉蘭教授說,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不一樣,被誤診的疾病也就不一樣。其中以胸痛為首發(fā)癥狀的患者特別容易被誤診,有的急性胸痛的患者,易被誤診為冠心病、心絞痛,很多患者是先去急診或心血管科就診。還有很多長期咳嗽的患者,病因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但是一直被當作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在呼吸科治療。很多咽炎也是由于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
錢家鳴教授表示,患者也不必對胃食管反流病過于敏感,不能得了咳嗽不去呼吸科反而到消化科就診,患者還是應該先到呼吸科診治,畢竟因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只占5%~20%。但呼吸科醫(yī)生最好能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意識,如果患者咳嗽找不到其他的原因時,應考慮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作進一步檢查,或者轉到消化科。還有耳鼻喉科的醫(yī)生,為咽炎患者做喉鏡檢查時如果發(fā)現(xiàn)聲帶上面的病變很輕,而聲帶下方炎癥特別重時,就應考慮是不是有胃食管反流病,然后把患者推薦給消化科。但這并不意味著咽炎患者都應該到消化科就診,因為這種情況不會超過1/3,咽炎患者首先還是應該到耳鼻喉科就診。
專家指出,當胸骨后疼痛排除了心、肺疾患后;當哮喘、慢性咳嗽等反復發(fā)作,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無效時;當慢性咽炎局部用藥無效時,應考慮胃食管反流病可能。
藥物治療,維持很重要
得了胃食管反流病該如何治療?很多患者關注而又了解不多。該病有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治療的效果如何,患者在治療中應該注意什么……患者的這些疑問專家都給出了解答。
王化虹教授說,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要根據致病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是飲食導致的,那么改善飲食習慣即可;如果是因為食管括約肌的問題,導致這道“門”關不上,就需要修“門”。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如果反酸、燒心反復發(fā)作,第一件事是找到大夫,而不是隨意自己用藥、購買保健品。患者要信任醫(yī)生,用藥一定要遵醫(yī)囑。
劉玉蘭教授說,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目的包括緩解癥狀、治愈食管炎、預防并發(fā)癥、改善生活質量、防治復發(fā)5個方面。而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措施。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治療藥物是控制胃酸的藥物。這是為了使反流上來的胃內容物的酸性不要太強,減少它的腐蝕性,減少它對食管的刺激來達到治療目的。
據介紹,目前控制胃酸的藥主要是兩大類:第一類就是抗酸藥,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是這類藥物往往作用時間非常短暫,只是在臨時控制癥狀的時候有效,所以不作為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推薦;第二類也是最有效的藥物,就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藥。抑制胃酸分泌的藥又分兩類:一是H2受體拮抗劑,二是質子泵抑制劑。相對來說質子泵抑制劑抑酸效果更好、作用更強,目前控制胃酸方面推薦使用的一線治療藥物就是質子泵抑制劑(PPI),例如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其他還有輔助藥物包括促動力藥物,如嗎丁啉等。而部分患者存在食管黏膜糜爛、潰瘍時,則需加用黏膜保護劑。劉玉蘭教授說,一旦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就應規(guī)范治療,8周一療程,然后根據情況維持治療。
劉玉蘭教授說,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停藥后半年的食管炎與癥狀復發(fā)率分別約為80%、90%,故經初始治療后,為控制癥狀、預防并發(fā)癥,通常需要采取維持治療。維持治療包括原劑量或減量維持,即維持原劑量或減量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每日1次,長期使用以維持癥狀持久緩解,預防食管炎復發(fā)。還有間歇治療,即劑量不變,但延長用藥周期。在維持治療過程中,若癥狀出現(xiàn)反復,應增至足量質子泵抑制劑維持。
劉玉蘭教授強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要遵從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不要自行停藥;要堅持長期治療,在復診時由醫(yī)生決定是否調整藥量。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