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打假看擔當——安徽省查辦食品藥品安全大案要案側記
夏夜出奇的悶熱,一絲絲風兒都沒有。但是,黑夜里,幾雙警惕的眼睛正緊盯著前方。他們忍受著蚊蟲的叮咬,一動不動地守候著目標的出現。
這是7月20日深夜安徽省銅陵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偵查一起假冒白酒案中的一個普通鏡頭。
今年以來,面對因機構改革稽查機構整合未到位,人員重組和年初案件數明顯下降等不利因素影響,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堅持“打假治劣的高壓態勢”不松懈,重拳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不手軟,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稽查人員圍繞農村食品市場、醫療器械“五整治”、網絡非法售藥等開展專項整治,狠抓案件線索管理,追根溯源,查處了一批重大制售假劣食品藥品案件,取得了豐碩戰果。
稽查新理念推動案件查處
今年以來,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強化“以案件領銜,靠案件支撐,用案件說話”的稽查理念,采取召開行刑銜接對接會、實施掛牌督辦、現場督查指導、開展案件追溯核查、提供專項經費支持等多項措施,為重大案件承辦部門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月初,銅陵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獲悉江某某夫婦制售假冒白酒長達10年之久,由于時間跨度大,窩點偏僻,制假行動又隱蔽,為摸清其作案活動范圍和活動規律,執法人員經過近4個月的調查摸底和蹲點守候,終于查清了窩點的具體位置,經過周密部署,銅陵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連夜搗毀了這一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窩點,現場查獲已制作完成的假冒古井貢酒、柔和種子酒、迎駕貢酒、宣酒等品牌白酒約1000件,經初步統計,該案涉案假冒白酒貨值1200余萬元。
此前,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根據宣酒集團打假辦提供的線索,分別于2014年1月17日和21日查獲了3處制售假冒茅臺、五糧液、宣酒、口子窖等多種品牌白酒窩點,現場查獲涉案產品貨值82萬元,涉案總值300余萬元。
重拳出擊深挖“瘦肉精”系列案
今年初,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公安部門在亳州市聯合暗訪抽驗中,發現20份肉制品被檢出“沙丁胺醇”(俗稱“瘦肉精”)成分。經過縝密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劉紅嶺、郭玉明在明知“沙丁胺醇”藥物系國家明令禁止給生豬注射的情況下,自2012年開始從個人處購進“沙丁胺醇”藥物(俗稱瘦肉精),對生豬注射“沙丁胺醇”,然后對注射過“沙丁胺醇”的生豬強制灌水。屠宰后的有毒、有害豬肉,由專人向亳州市譙城區的各個菜市場豬肉攤販進行批發銷售。此外,犯罪嫌疑人曹洪超采用屠宰生豬過程中向生豬體內注射藥品“阿托品”、灌水的方式,將有害豬肉銷往鄰近菜市場。
稽查人員順藤摸瓜,在充分掌握犯罪窩點、涉案人員、違法事實的基礎上,一舉搗毀了3個注射“廋肉精”黑窩點,涉案貨值金額3000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經查,劉紅嶺、郭玉明等6名犯罪嫌疑人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于4月14日被公安機關批準逮捕;蔣紹祥、曹紅超2名犯罪嫌疑人于2014年3月26日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刑事拘留。
在此基礎上,稽查人員繼續深挖,擴大肉制品抽檢地域范圍,相繼在蚌埠、淮北、合肥等地農貿市場共發現6起銷售涉嫌添加瘦肉精(克倫特羅、沙丁胺醇)肉類案,涉案肉類產品包括牛肉和豬肉。經初步調查,當事人涉嫌構成犯罪,已全部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簽于該系列案案值巨大,點多面廣,涉案人員多,違法情節惡劣,且呈現系列性特征。安徽省局已提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進行掛牌督辦。
明察暗訪揪出非法進口肉制品
4月26日,由安徽省蚌埠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牽頭,公安、農委、工商、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局近120名執法人員,根據前期暗訪調查掌握的案件線索,對該市某批發市場部分經營戶非法銷售未經檢疫進口肉類制品行為展開集中打擊行動,現場查獲違法經營戶19家,涉及豬、牛、羊、雞等肉類產品53個品種共約116噸(其中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鮮凍肉49個品種約113噸),涉案貨值320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經過偵查發現,涉案肉制品主要來自于江蘇省南京市、徐州市和河南省鄭州市等地。目前,專案組正在對涉案產品來源開展進一步追溯。
從案件調查情況看,查獲的肉制品主要存在無《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或《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與鮮凍肉實物標簽不符、無中文標簽、部分產品來自不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肉類產品檢驗檢疫準入名單》的國家和地區等三個特征。
犀利鷹眼識別過票售假行為
去年底,安徽省阜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核查某批發公司經營的“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商品名:泰能)藥品購銷票據中發現疑點,經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鑒別,這批藥品非該公司生產,系假冒產品。涉案產品經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結果為[鑒別]項“液相色譜”和[含量測定]項均不符合規定,為假藥。
從購銷票據統計情況看,該公司自2012年7月以來共購進泰能28300支,并全部銷售至12家藥品批發企業,銷售總金額達308.5萬元。經向河南汝州、商丘等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核查發現,該公司購進的泰能的票據內容有的系偽造、有的品種或數量不一致。經犯罪嫌疑人王某(藥品代理商)交代,其通過購買開往合法批發企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修改發票所附的隨票清單,將假藥混入合法渠道并在市場上流通。
今年以來,安徽省食藥監系統共查辦食品藥品案件3377件,涉案貨值金額近6000萬元,查獲假劣藥械137批次,搗毀制假售假窩點29個,協助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19名。
盡管沒有赴湯蹈火的壯烈場面,但安徽省食藥監系統的稽查衛士們,憑著一雙雙火眼金睛,鎖定食品藥品稽查重點范圍和重點領域,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為保障百姓飲食用藥安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本報記者 孫斌園 通訊員 朱德宏)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