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現狀分析
據新華社電(記者曾曦)近日,一些行業領導人,農業和流通領域專家對我國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的狀況,存在的問題及需要的政策支持進行了分析,認為我國農村流通體制向社會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過程中,農村市場已呈現出多條經營渠道、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形式的新格局。但農產品連鎖經營總體上看來,還在起步階段。農村市場迫切需要提高商品流通的組織化程度,引入現代流通方式來促進農村流通的現代化。
農產品連鎖經營狀況
與發達國家的農產品連鎖經營占消費總額80%以上相比。我國的農產品連鎖經營還不到10%。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整體提高,工作和生活節奏快,對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日益擴大,客觀上具備了推行農產品大規模連鎖經營的條件。同時,近年來無公害、標準化、品牌化農產品比重的不斷增加,也為連鎖經營統一進行商品化處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奠定了基礎。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有一些大型超市陸續進入農產品銷售領域,到目前為止,已涌現出一些比較成功的連鎖經營模式:一是“連鎖超市+批發市場+基地+保險承諾”,二是“連鎖超市+基地”,三是“放心糧油專賣連鎖店+加工企業+基地”。三種模式各有其特點共同點是,以超市、連鎖店為銷售終端,以基地為供貨源,中間或與加工企業合作,或與批發市場、配送中心合作,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如江蘇無錫,鹽城等地的農產品連鎖經營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農業專家分析認為,目前形成的三種連鎖經營模式之所以獲得成功,一是擁有穩定可靠的供貨源。連鎖經營需要大批量采購,統一配送,必然要有規模化的供貨源。目前國內的一些大型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如“超大”集團等,租用土地自己生產,不僅可以保證貨源供應,而且便于控制產品質量。而作為剛起步的連鎖經營企業,則與規模基地緊密合作。如無錫的朝陽蔬菜批發市場、鎮江的萬方超市等,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贏得穩定鞏固的“大后方”。二是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鎮江的萬方超市一方面設專柜經營基地的名特品牌產品,如七里科技示范園的“嫩綠牌”系列蔬菜,江心洲的“灘八樣”野生系列蔬菜,另一方面創立自己的品牌,如“龍腦牌”豆腐等,在節假日還推出品種多樣的“萬方禮品菜”,不僅吸引了消費者的認同,而且迅速樹立了企業的知名度。
農資連鎖經營的狀況
我國現代農資超市的始作俑者是北京金色谷超市管理公司,從2000年5月到現在,該公司已在全國8個省(市)建立縣級超市30多家,鄉級網點350個。年銷售額超過了20億元。
從2002年3月起,南京的一家股份公司投資開辦農資連銷網絡。目前已在江蘇、安徽、江西、廣西、重慶等地投資設立連鎖公司30多家,形成了覆蓋5省30多個地市區縣380多個鄉鎮的經營網絡。
2003年正式啟動了以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為核心企業的全國供銷社農資連鎖配送為農服務工程。中農集團開始與國內相當一部分省級農資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使加盟的配送中心和連鎖店達到300個左右;全國供銷社總社的期望是“中國農資”品牌要遍布農村市場,目標是要占領70%的農村。目前,多數省級供銷社對建立屬于自己的農資連鎖公司也表示出極大的興趣,相當一些省、市供銷社都正式注冊成立了農資連鎖經營企業;如四川省農資集團有限公司組建的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已逐步發展到在四川省內和省外長江以南的13個省、市(區)的農資商品集散地,建立了60多個一級連鎖配送中心,連鎖經營門店達2000家左右,深入到山鄉農村的連鎖網點實行24小時服務。
現階段與農村生活生產有關的連鎖經營,作為一個新的商業投資機會,正受到各類資本的強力追捧。專家認為,從品牌農業到品牌農村流通業,再到品牌農產品消費,是未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思路;考慮到國家正在全力提高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在農村建超市給企業帶來的商機,我國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已經開始走入快速發展階段。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