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
據中國醫藥報訊 記者李雪墨報道 “中藥材產業扶貧資金幫助我們增收脫貧,2009年,我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產值近2億元。”5月26日,在“中國(重慶·南川)中藥材產業扶貧論壇暨中藥材產業招商會”上,重慶奉節縣金云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錢喬芝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我們的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發展起了17個分社,覆蓋了6個鄉鎮、31個村、11000多農戶,13萬多畝中藥材去年產值將近2億元。”
錢喬芝介紹,去年,重慶市補助30萬元中藥材產業扶貧資金,幫他們建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曬壩,還給村民贈送了100萬株“川牛膝”中藥苗,為村民脫貧創收真正辦了實事。
錢喬芝所在的專業合作社只是重慶市中藥產業扶貧項目實施中的眾多典型之一。重慶是全國中藥材主產區之一,全市中藥材種質資源占全國藥用動植物總數的48%。得天獨厚的資源,使得發展中藥材產業成為實施“兩翼”農戶增收工程、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重慶市扶貧開發辦主任王義北介紹,2009年,重慶市將財政性扶貧資金總額的50%約3億多元用于發展產業,促進了貧困地區林、果、藥等產業發展迅猛,僅中藥材產業種植面積就達100多萬畝。重慶市扶貧辦將以實施“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為重點,以整村脫貧、連片開發為抓手,推進中藥產業扶貧。重慶還將支持扶貧開發重點區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幫助農民脫貧增收。
論壇上,重慶市南山區被重慶市扶貧辦授予該市首個“中藥材產業化扶貧工程示范基地”,國家質檢總局授牌南川區為“玄參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
據了解,以南川金佛山藥材資源為代表的西南中藥材體系有著豐富中藥材物種資源,其中金佛山玄參品質優良,基地面積已達2萬多畝,是全國最大的玄參基地。2007年8月,科技部批準重慶市建立國家中藥材現代化科技產業(重慶)基地,南川被遴選為重慶市中藥材現代化3個重點基地之一。2008年4月,南川區被列為重慶市中藥材產業基地區。
為了打造“渝藥”產業,南山區政府把中藥材產業作為骨干產業來抓,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目前,南山區培育了8家中藥材基地型龍頭型企業,3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21萬畝,實現產值1.1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玄參生產基地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
針對當前重慶市中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中藥材優良品種資源儲備不足、良種繁育技術低下、產業鏈不完整、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等問題,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副院長李隆云建議,啟動重慶市中藥材振興規劃,把重慶中藥材產業納入農業主導產業,完善中藥產業管理、服務的內部組織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建立技術研發體系與推廣體系,從而提升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經濟社會綜合效益。
王義北也表示,下一步重慶將通過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到貧困地區發展,打造“渝藥”產業。一是財政扶貧資金重點用于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產業,力爭通過3年的重點扶持,打造出更多在全國有影響的道地中藥生產基地;二是對到貧困區縣投資中藥產業的扶貧龍頭企業,給予貼息貸款;三是幫助貧困家庭以其土地、資金、勞力等為股份,加入到中藥產業企業和合作社;四是為企業加工和中藥材栽培免費培訓人員;五是大力支持中藥產業發展較好的區縣,建立中藥材加工和銷售基地;六是支持中藥科研院所加大對重慶道地中藥材的研究,鼓勵科研機構與區縣、基地、企業合作發展。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