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器械發展呼喚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
據中國醫藥報北京訊 記者胡芳報道“我國老齡化進程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家用醫療器械的發展。” 8月31日,中國康復器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蔡衛義在“2010 中國家用醫療器械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立足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家用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數據顯示,我國于1999年步入老齡化社會。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最近發布的《2009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稱,截止到2009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67億,占人口總數的12.5%,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34億。老年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機遇。與此同時,我國國民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中產階層不斷擴大,人們的醫療保健意識逐步提高。“治未病”、“治病后”等健康理念的普及,直接帶動了康復、理療、護理等相關產業的啟動和高速發展,國民健康消費開始升級。
顯然,這些數字背后的消費能力足夠吸引企業,不少企業也一度試圖釋放這個日益壯大的人群的消費潛力,但迄今為止,行動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錯誤的公司戰略和陳舊的思維模式。
在此次峰會上,與會企業表示,他們正在嘗試各種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推進中國老齡化產業發展。蔡衛義認為,已經有些本土企業在針對老年群體和殘疾人群體,大膽創新,研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這些特殊群體的實際需求。
除技術創新之外,商業模式也在創新之中。成功創造出中國家用醫療器械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的康復之家醫療器械連鎖機構董事長柏煜先生指出,家用醫療器械不缺市場,不缺產品,缺的是專業性服務。要讓消費者便利地買到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提供專家顧問式的服務十分重要;同時,縮短交易流程,由廠家攜手終端店鋪把產品直接交到消費者手中,降低交易成本,也是該消費群體所需要的。中央電視臺廣告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作為正在崛起的一個新興藍海領域,家用醫療器械領域品牌知名度與行業發展趨勢嚴重不符,在喚醒行業內省的同時,還需借助外力推動企業品牌建設和發展,作為終端消費品行業,品牌戰略可以決定企業的未來。
會上,康復之家拋出了行業品牌傳播計劃,即啟動“321品牌孵化工程”,計劃在未來3年時間里投入2000萬元,幫助國內100家中小型家用醫療器械廠家進行品牌塑造和傳播。康復之家解釋,當前,中國家用醫療器械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抗風險能力差,品牌建設意識薄弱,“321”工程的目的是帶動更多社會資源,徹底解決行業人員專業培訓、顧客服務、品牌傳播和行業美譽度等問題,幫助更多的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起來。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