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后天缺養 執業藥師何時才能生根藥店?
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的執業藥師人數不足12萬。在這少得可憐的執業藥師中,絕大部分又在藥品生產企業和醫療、科研機構供職,真正分布在全國20余萬家藥店的執業藥師,可謂“鳳毛麟角”。
執業藥師為什么不愿意去藥店,藥店怎樣才能吸引執業藥師?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有關人士。
先天不足 后天缺養
為什么制藥企業和醫療、科研單位的執業藥師多?全國人大代表、神威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振江毫不諱言:“是因為這些單位里本身的人員素質就比較高,容易考取執業藥師,并不是這些人考取執業藥師后,再重新流動到制藥企業、醫療、科研單位。”
他指出,相對于一般藥店而言,制藥企業、醫療機構還有科研單位的進入門檻顯然要高得多,很多學醫或學藥的畢業生往往首選這些單位,人員素質和專業水平相對較高;其次,我國執業藥師考試是事先已經明確了考試科目和考試范圍,理論性的、記憶性的東西占考試內容的大多數,有的地方還有考試培訓班,在短時間內抓緊時間突擊復習完全有可能。對制藥企業、醫療機構以及科研單位的很多員工來說,考取執業藥師資格證書并不是一件難事。“事實上,這些人考取執業藥師并不是為了到藥店執業,而是證明自己擁有這方面的能力,并希望這一紙證書能為將來帶來好處。”
石家莊制藥集團的一名執業藥師就告訴記者,在其所在公司質檢部,幾乎所有部門員工都是執業藥師,就連分到車間當工人的大學畢業生,拿到執業藥師資格證的也不在少數。據記者了解,在北京豐臺某醫院藥劑科,在有資格報考執業藥師的十幾人中,已經報考的就有七八位。而普通店員要報考執業藥師,一是專業基本功欠缺,二是沒有相對集中的復習時間,想順利地拿下執業藥師資格證并不容易。
由此可見,立足藥店報考執業藥師資格證的,單從人數和基本素質上可以說就有些“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盡管我國藥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藥店真正聘有執業藥師的并不多。神威藥業下屬的神威大藥房,是石家莊藥品零售領域中的知名品牌。談到執業藥師的聘請,李振江頗為感慨:“我覺得現在的執業藥師藥學服務的水平還有待提高。目前國家對執業藥師的考核主要是理論知識和記憶性的東西,實際執業能力考察得很少。通過了執業藥師考試,并不代表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良好的專業水平。這樣的執業藥師,不僅自身發展有限,到底能夠對企業發揮多大作用,實在難說。”
后天的“營養”沒有跟上,直接導致了執業藥師在藥店里生存的困境。
凄風苦雨 能堪幾時
樊水玉是一名來自基層藥店的全國人大代表,供職于上海信誼聯合醫藥藥材有限公司信誼大藥房。在她看來,執業藥師不愿到藥店供職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問題。
“同樣是配藥、拿藥這些工作,如果是在醫院藥房干,不僅工資比藥店要高得多,而且退休養老都有保障,不像在一些私人開的藥店里,有今天沒明天的。”就拿樊水玉來說,盡管她在藥品零售業里干了近30年,本人還是全國勞模,在全國藥學專業比賽中多次拿到過第一名,但作為一名執業藥師,她的工資并不高,在上海只能算是中低水平,店里其他執業藥師的工資也就1000多元。問及她所在藥店的經營狀況,她回答說:“還可以。”
她說,在整個藥品零售行業經營一片慘淡的境況下,希圖藥店經營者拿出高薪聘請執業藥師,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事實上,一名執業藥師要想獲得執業藥師資格證書,不僅要通過全國統一的資格考試,而且按照國家規定,每年都還必須參加花費不菲的繼續教育。這樣的財力成本很容易使執業藥師對酬勞的期許與藥店經營者的愿望產生分歧。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多次公開表示,中國的醫藥商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純利潤率還不到1%。全國藥店只有1/3盈利,其他處于基本持平或虧損狀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多數藥店“求生”尚很困難,更高一級的藥學服務根本就是奢談。一位藥店老總坦言:“我自己都快喝西北風了,怎么可能一個月花好幾千元錢養著執業藥師?”
與此同時,國家一些相關政策也對藥店里的執業藥師產生影響。根據有關規定,到2005年底,我國縣以上藥品零售企業將全面實現藥品分類管理,沒有醫師的處方,藥店不能外售處方藥。而目前我國醫療機構“以藥養醫”,醫院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想盡辦法限制處方外流。業內人士質疑:如果國家沒有配套的措施出臺,當藥店收不到任何處方時,藥店配備執業藥師,還有意義嗎?
多措并舉 內外并重
在2004年的“兩會”上,樊水玉提交的議案就是呼吁《執業藥師法》盡快出臺。她說:“《執業藥師法》一旦出臺,不僅可以從法律上提高執業藥師的地位和待遇,保障執業藥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能規范執業藥師的行為。”在她看來,《執業藥師法》“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解決執業藥師不愿到藥店,藥店不尊重執業藥師的問題”。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在該局向國務院法制辦報送的《執業藥師法》(送審稿)中已經明確提出,不強制藥品生產企業必須配備執業藥師,執業藥師的管理主要覆蓋的是社會藥房、醫院藥房以及藥品批發企業。有專家指出,這將有利于促進執業藥師從藥品生產企業向藥品經營企業流動。
但是業內人士卻認為,就目前而言,當生產企業、醫療機構不需要那么多執業藥師時,最直接的后果可能不是執業藥師的流動,而是他們從參加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隊伍中退出,藥品經營企業執業藥師緊缺的現實依然難以解決。
怎樣才能讓執業藥師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堅守藥店的陣地?除了執業藥師苦練內功,有效擔當起指導百姓科學用藥的責任外,也需要外部給他們提供一個好的生存環境。正如李振江所說的,要想讓執業藥師在藥店扎根,有賴各項配套措施的出臺,有賴各方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