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 淄博 濰坊 青島四地部分藥企發展態勢速寫
山東省是醫藥研發、生產、銷售和消費大省,2004年醫藥經濟實現銷售收入345.17億元,比上年增長43.92%;實現利稅42.19億元,比上年增長40.53%;實現利潤25.33億元,比上年增長54.41%,從綜合效益看,已經從全國第七躍居全國第三,成為醫藥產業發展最快的省份。6月25日~29日,記者赴山東省的重點醫藥城市濟南、淄博、濰坊、青島,采訪當地醫藥經濟的發展狀況,所到之處均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醫藥企業特色發展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和機制、體制創新所帶來的活力,當地政府扶持醫藥產業發展所創造的良好環境,都促進了這幾個城市醫藥經濟的繁榮昌盛。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浪潮中,盡管各家企業的所有制形式有所不同,但殊途同歸,它們都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在記者此次采訪的醫藥企業中,濰坊的海王銀河醫藥公司以及青島的黃海制藥公司原本都是國有企業,通過成功改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與活力;濟南的正大福瑞達則是一家機制靈活的中外合資企業,靠賣眼藥水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淄博的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盡管從1988年組建至今一直屬于鄉鎮企業,但這并不妨礙它的產業規模像滾雪球般越做越大,也不妨礙它的產品有95%出口國際市場。
海王銀河醫藥公司的前身是濰坊醫藥采購供應站,2003年,深圳民營企業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對其重新組建。改制使該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年,該公司銷售額僅為3億元,到了2003年,該公司實現銷售額14.6億元,在山東省醫藥商業領域排名第一;2004年,公司實現銷售額26億元,實現利潤3000萬元,一舉躋身國內醫藥商業企業二十強。據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張乃合介紹,公司2005年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50億元。據悉,該公司還準備引進像高盛這樣的國際戰略合作伙伴,并通過對國內優勢醫藥商業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力爭3年內將公司打造成為年銷售收入200億元的醫藥物流龍頭企業。
記者在該企業看到,公司投資1.5億元、占地400畝的濰坊海王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已經完成物流倉庫建設,并已投入使用,據稱該倉庫是國內醫藥流通企業中面積最大的單體倉庫,其磅礴氣勢令人慨嘆。
海王銀河醫藥公司緣何能在改制后短時間內發生巨變?其董事長孔憲俊將之歸結為一點:機制+資金。“以前我們即便想做點事也有心無力,沒有錢,沒有權,人員調動、分配機制都要聽上面的安排,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人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后來公司內部100多位職工出資1000萬元將公司股權買斷,然后深圳海王增資6000萬元與我們組建了新公司,完全實現了民營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這樣一來,機制也活了,資金也有了,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奮斗了?!笨讘椏≌f,“改制后中層干部年薪可達10萬元至20萬元,普通員工工資也能比以前翻好幾倍,大家都干勁十足,否則就會飯碗不保?!?br> 青島黃海制藥公司的前身是創建于1960年的青島黃海制藥廠,1999年12月改制為青島國風集團黃海制藥有限公司,2004年再次改革重組,國有股全部退出,公司由國有控股企業變為民營企業。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王桂來介紹說,2004年公司實現銷售額3億元,創利稅8000萬元,預計未來幾年都能保持30%的年均增速。而在此之前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并不盡如人意,在上世紀90年代公司新產品推出力度不夠,發展跟不上形勢的變化。像海王銀河醫藥公司一樣,民營化的改制讓企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據王桂來說,已經有一家美國投資公司看到了黃海制藥公司的良好發展前景,雙方目前正在洽談合資事宜。
而據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桂敦山介紹,在山東還有很多像海王銀河和青島黃海這樣因為改制而發生巨變的企業,它們已經成為了山東醫藥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石。
與海王銀河醫藥公司、青島黃海制藥公司所不同的是,濟南的正大福瑞達制藥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而淄博的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則是一家鄉鎮企業。
正大福瑞達專注于生產眼科用藥,盡管眼科用藥在醫藥領域中屬于小品種,但正大福瑞達卻從這個不起眼的小品種入手,憑借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有效的外部資金,在短短13年的時間內獲得了飛躍發展。據該公司副總裁畢勇介紹,在整個國內眼科用藥市場中,正大福瑞達目前已占了約20%的份額,2004年公司實現銷售額5億多元,創利稅1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畢勇說,國內的合資企業通常都是外方出技術,中方出場地和人力,而正大福瑞達的不同之處在于中方擁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玻璃酸鈉提取和應用技術),外方出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理念,這樣的結合成就了今天的正大福瑞達。據悉,盡管正大福瑞達由外資控股,但外資只負責宏觀戰略指導,輸入管理理念,具體業務完全交由中方負責,其機制靈活性由此可見一斑。
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則是一家專注于生產經營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等無菌醫用器材的公司,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司宏利介紹,公司95%的產品用于出口,出口地主要是歐洲、東南亞以及美國等地區和國家,2004年公司實現銷售額3億多元,創利稅5000多萬元,預計2005年銷售額將會超過5億元。令記者感到驚訝的是,這家始建于1988年的企業現今仍然是一家鄉鎮企業。當年,公司董事長車獻梁把自己價值60多萬元的個體企業無償捐交給村集體,創辦了淄博醫用器材廠。此后十幾年間,車獻梁帶領全廠職工開拓創新,艱苦創業,把一個不起眼的小廠發展成為了總資產4億元、職工3000多人的出口型企業集團。
“企業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闭嘘P部門執政理念的轉變為當地醫藥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記者在這次采訪過程中發現,一個地區整體醫藥經濟發展的好壞,與該地區政府部門的政策密切相關。這一點在淄博和濰坊兩個城市體現得特別明顯。
淄博市是山東省最大的醫藥產業基地,我國四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之一的新華制藥廠就位于這里。已經有60多年歷史的新華制藥廠是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史上的一面旗幟。記者來到該企業采訪時,一進大廳就發現了墻壁上記錄的新華制藥的光輝歷史:1950年,新華制藥研制成功特效藥斯銻黑克,一舉撲滅了肆虐半個中國的黑熱?。?953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防腐蝕耐高溫搪玻璃罐,為我國的化學制藥工業的發展奠定了物質裝備基礎;1956年,建起了我國第一個現代化化學制藥車間,首開我國化學制藥的先河,并成為全國最大的解熱鎮痛藥生產和出口基地。新華制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獲得了長足發展,同時亦為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輸送了大批技術和管理人才。據新華制藥宣傳部部長路建華介紹,新華制藥還無私地援建了包括華北制藥、魯抗醫藥在內的國內十幾家大中型制藥企業,為民族醫藥工業的發展輸送了上千名技術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其對山東和淄博當地醫藥產業的影響就更不用說了??梢哉f,淄博醫藥產業的發展與國家幾十年來對新華制藥廠的投資積淀密切相關。
目前,醫藥產業已經成為了淄博市發展速度最快、最具發展潛力的支柱產業之一,這除了國家對新華制藥廠的幫扶之外,淄博市政府對當地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市政府對醫藥產業制定了詳盡規劃和扶持政策。今年5月份,淄博市政府辦公廳、研究室和淄博市、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組成調研組,對全市醫藥產業發展的現狀、制約發展的因素、下一步規劃等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在其形成的《調研報告》中描繪出淄博市醫藥產業的發展目標,到“十一五”末努力使醫藥產業總量達到400億元,醫藥商業實現收入100億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淄博市將重點建設好新華國際醫藥工業園、現代中藥產業基地、醫療器械產業基地等醫藥園區。在現代中藥產業基地建設方面,淄博市政府還專門出臺了《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現代中藥產業基地的意見》,欲設立中藥現代化專項基金等優惠政策,用于支持中藥關鍵技術和創新中藥的研究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園建設等。當地政府對醫藥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由此可見一斑。
政府的幫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氛圍。2004年,淄博全市醫藥產業總量已經接近100億元,生產規模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5家,除了龍頭老大新華制藥、新華醫療器械集團外,還涌現出了山東藥玻、瑞陽制藥、魯泰環中制藥等一批知名企業。近年來,一批外來或其它行業轉入的民營企業如鼎立藥業、安泰藥業、貝萊醫藥公司等也在淄博扎根建設,成為了當地醫藥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濰坊市則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名義出臺了《關于扶持醫藥經濟發展的意見》,圍繞支持、幫助醫藥經濟的發展制定了許多措施,比如取消藥品生產企業開辦立項等11個行政審批事項、放開發展民營醫藥經濟等。從海王銀河醫藥公司近幾年的迅猛發展也可看出當地政府對發展醫藥經濟的重視和對企業發展的扶持。據悉,占地近400畝的濰坊海王醫藥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就獲得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并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譬如每畝地的價格僅為7萬元,而市場價格約為30萬元/畝??讘椏「嬖V記者,僅此一項就為企業節省了8000萬元資金,再加上政府給予的招商引資、退稅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企業獲得的實惠已經過億元。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扶持,海王銀河醫藥公司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企業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弊筒┦惺称匪幤繁O督管理局局長王謀昌如是說。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有同感,地方政府多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做點事,當地醫藥經濟的發展狀況便會大不一樣。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