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人體衰老的典型特征
臨床意義上的缺鈣,是指骨骼缺鈣。人們經常片面地認為,老年人腰酸、背痛、腿抽筋,就是缺鈣,多補鈣就可以了。而事實上,問題并沒有如此簡單。人到50歲左右,鈣代謝平衡開始失調,吃進去的鈣并不能正常地進入骨骼,所以多“吃”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升高骨鈣的最好方法是阻止“鈣搬家”。
為了滿足人體生命的基本要求,骨骼中的鈣還經常被釋放到血液中“救急”。據研究,人的血鈣自穩系統,每天可從骨骼中“動員”出25毫克的鈣進入血液,這種鈣從骨骼中釋放出來的逆向運動,稱為“鈣搬家”。
“鈣搬家”可同時給人體帶來兩方面的副作用:一方面是骨骼缺鈣,引起骨質硫松、骨質增生以及各類骨折;另一方面是血液及細胞內鈣含量增高,導致鈣在血管壁和心肌、腎臟等軟組織中沉積,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結石、老年癡呆等老年性疾病以及惡性腫瘤等。因此骨鈣減少、血鈣增加的“鈣搬家”現象,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基礎。
“鈣搬家”現象是由于骨鈣代謝紊亂引起的。所以,糾正骨缺鈣首先要制止“鈣搬家”,也就是調整鈣代謝紊亂。
糾正鈣代謝紊亂,是減緩衰老的重要一環。影響人體鈣代謝的最重要的激素有: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維生素D等。人體甲狀腺分泌的降鈣素,是骨代謝調節激素,能降低血液和軟組織中的鈣,把將要“搬家”的鈣留在骨骼中,以降低血鈣,增加骨鈣。降鈣素還能抑制破骨細胞對骨骼的破壞,增加骨密度,避免了由于骨骼長期缺鈣造成的骨質疏松,以及由血鈣增高帶來的其他危害。但是老年人自身分泌的降鈣素往往不足,靠自身的降鈣素很難制止“鈣搬家”。
從20世紀80年代初,國外的醫學專家就嘗試用補充外源性降鈣素的方法來糾正人體鈣代謝紊亂。多年來觀察表明,降鈣素可預防和治療由“鈣搬家”造成的骨質疏松,有效地增加骨密度,解除由骨質疏松引起的骨痛,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