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中全國藥品監管工作座談會指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服務”是群眾感受最直接的。要寓監管于服務之中,改進服務舉措,優化服務流程,全面推進智慧監管和陽光監管,努力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務,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積極推進智慧監管,要加快推進“互聯網+藥品監管”。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政府部門要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難點、政務服務的“堵點”和“痛點”,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網上政務服務體系。藥品監管部門要全面研究實現“一網通辦”的舉措,加快實現全面網上受理、網上審批,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更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更大力度方便群眾辦事。
積極推進智慧監管,要全面實行審評審批電子化。一要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加快建立藥品電子通用技術文檔資料管理(eCTD)系統,盡早實現按eCTD要求進行電子申報和審評。二要加快推進醫療器械注冊申請電子提交信息化系統(eRPS)建設,提升醫療器械注冊申報效率。三要建立藥品品種檔案,健全醫療器械化妝品數據庫。四是各地要根據事權劃分,加快推進行政許可電子化工作。
積極推進智慧監管,要共建共享藥品監管大平臺、大系統。要積極謀劃加快建設“藥監云”,實現信息技術升級和資源優化配置。要以“藥監云”建設為抓手,加強對各類監管數據的收集、管理、整合、共享和挖掘利用,集中力量打造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三大應用系統,強化審評審批、檢驗檢測、稽查執法等業務環節的協同工作。
繼續推進陽光監管。信息公開是重要的監管手段,要及時公布檢查、抽檢、處罰等監管信息。要完善國家藥監部門政府網站和“兩微一端”新媒體平臺建設,打造藥品安全監管信息服務“第一平臺”。要圍繞重大法規政策和工作舉措,加強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把握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時間節點,大力宣傳藥品安全領域取得的新成就。要組織開展好全國安全用藥月等科普活動,深化各方合作,深入開展謠言治理。各地要大力推進信息公開工作,提升政府網站等信息發布平臺建設水平,共同完善全系統各級網站互聯互通的信息發布體系,推動重點領域政策文件出臺與解讀同步進行,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引導公眾全面客觀理性認知監管政策措施,讓公開透明、陽光監管,更好地服務社會、保護消費、震懾違法、約束執法。
(責任編輯: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