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區醫療器械監管工作座談會在沈陽召開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 胡芳) 7月4日,國家藥監局在沈陽市召開四省區醫療器械監管工作座談會。會上,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藥品監管局交流了上半年醫療器械監管工作、無菌及植入性醫療器械監督檢查和醫療器械“清網”行動工作開展情況,并就下一步做好醫療器械監管工作進行了座談討論。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出席會議并講話。
監管機構改革以來,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藥品監管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求真務實,2019年上半年醫療器械監管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內蒙古區局進一步優化審評審批、規范注冊許可,將部分生產許可現場核查與注冊現場核查工作流程合并,并將第二類醫療器械登記事項變更、醫療器械生產許可企業名稱變更等列為即辦事項,進入“馬上辦”窗口辦理;狠抓企業主體責任,對全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進行集體約談,簽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承諾書》;統一整合監督檢查、檢驗監測、審評查驗等監管力量,組建聯合檢查組,開展“兩品一械”安全檢查。
遼寧省局進一步完善了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和范圍,今年以來已完成5個醫療器械產品的優先審批,比法定時限縮短了76%;研究確立了省市聯動的監管工作思路,將生產許可核查與日常檢查、飛行檢查、專項檢查等各類檢查有機結合,合并實施、結果互認,力爭一次檢查解決多個問題;創新風險管控手段,針對企業缺陷問題風險程度,采取及時向屬地監管部門發風險處置函、向企業發消除風險隱患告誡函、約談企業等風險防控措施,確保了監管工作始終跑在風險前面。
吉林省局則著力在全省構建科學、統一、高效的藥品監管機制,在全省9個市(州)設立檢查分局承擔檢查任務。著力打造“兩個規范”:全面規范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深化全過程監管,堅決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不斷提升全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水平;全面規范監管執法行為,以培訓提升監管能力,以制度夯實監管基礎,以教育筑牢監管底線,全面提高全省醫療器械監管能力。
黑龍江省局實現了醫療器械注冊全程網上審評審批,將注冊技術審評、體系核查、臨床試驗核查并聯開展,注冊審評審批時限在法定時限的基礎上壓縮30%。在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監督檢查工作中,實現了企業自查與有效整改、監督檢查與監督指導、檢查重點與全面落實、風險管理與風險排除的“四結合”,推動了相關工作有序開展。此外,該局大力落實重點培訓,上半年全省共完成對183家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17家網絡銷售企業、2家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的培訓工作,幫助企業強化主體責任意識。
會上,徐景和積極評價了目前四省(自治區)醫療器械監管工作取得的成績。他指出,醫療器械監管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四個最嚴”要求,深化風險治理,強化責任落實,推進智慧監管,按照年初全國工作會議的要求,扎扎實實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要加大對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的培訓,督促企業全面履行主體責任;要進一步整合監管資源,加強對市縣兩級監管部門的監督和業務指導,共同履行好全生命周期監管責任;要加大風險會商力度,進一步增強監管工作的針對性、靶向性和有效性,切實守住安全底線,同時推動醫療器械行業高質量發展。
來自四省(自治區)藥監局相關人員,國家藥監局政法司、醫療器械注冊司、醫療器械監管司等相關業務司局及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藥品評價中心、器械審評中心等部分直屬單位代表共30余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