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 2016~2018年中藥新藥臨床申請年均批準率由47%升至86%
2016~2018年中藥新藥臨床申請年平均批準率由47%提高至86%;國家藥品監管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藥審中心)共召開各類中藥溝通交流會議140次,10個中藥品種已被納入優先審評目錄。這是從近日藥審中心召開的中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及指導原則相關工作座談會上傳來的消息。
座談會上,藥審中心介紹了中藥審評情況、中藥審評審批改革工作進展情況,以及中藥指導原則的體系建設和近期起草修訂工作情況。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以來,藥審中心根據中藥特點,調整中藥技術審評要求和標準,加快中藥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并落實60日默示許可,強調落實申請人主體責任。依靠專家智慧做好頂層設計。創新指導原則制修訂工作程序,凝聚各方共識,與業界共同構建完善符合中藥特點和行業實際的技術評價標準體系。不斷加強溝通交流,促進中藥新藥研發,推進優先審評。
會議廣泛聽取了企業代表在研發、生產、注冊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就古代經典名方制劑的研發、已上市中藥工藝變更、已上市品種的二次開發等業界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藥審中心相關負責人強調“安全有效、質量可控”是藥品研發和生產的底線,在追求中藥研發注冊“多”和“快”的同時,更要注重研發“好”的產品,并表示藥審中心將充分考慮中藥研發規律和特點,采取積極措施加快推進中藥的傳承創新,與企業共同促進中藥事業的健康發展。
來自27家中藥企業代表參加會議,并提出意見建議。(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