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面臨“大考”
為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有效,保證公眾用械安全,近日,重慶市正式啟動為期7個月的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專項檢查。
據了解,此次專項檢查對象為全市無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其中,市藥監局負責組織對生產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區縣(自治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對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實施監督檢查,兩級聯動之下將覆蓋全市所有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
專項檢查內容將聚焦在生產、流通、使用3個環節,從整個行業鏈條查找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點共計24項內容。
生產環節重點檢查10項內容,包括產品變更是否履行變更程序,特別是強制性標準實施后是否履行變更程序;采購環節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對供應商進行審核評價;生產環節是否對特殊工序和關鍵過程進行了識別和有效控制;是否建立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收集方法,是否及時收集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信息,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醫療器械,是否采取了召回等措施,并按規定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告等。
流通環節重點檢查7項內容,包括是否未經許可(備案)從事經營(網絡銷售)醫療器械;是否經營(網絡銷售)未取得注冊證或者備案憑證的醫療器械;購銷渠道是否合法;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是否真實完整,相關信息是否能夠追溯;運輸、儲存條件是否符合標簽和說明書的標示要求,經營需冷鏈管理的醫療器械是否配備相適應的設施設備等。
使用環節重點檢查7項內容,包括是否購進、使用未依法注冊或者備案、無合格證明文件以及過期、失效、淘汰的醫療器械;對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是否建立并執行使用前質量檢查制度;是否對植入和介入類的醫療器械建立使用記錄,植入性醫療器械使用記錄是否永久保存,相關資料是否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相關信息是否能夠追溯等。
而對非法經營關注度高、使用量大的注射用透明質酸鈉等產品和利用體驗式、會銷等營銷方式進行超范圍經營,無證經營和經營無證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要依法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