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依賴學科專家提醒昆明家長:讓你的孩子遠離這些藥品
原標題:讓你的孩子遠離這些藥品
聚集出租屋、服用大量含有泰勒寧或氨酚曲馬多成分的藥物后去蹦迪……日前,財新網發布了兩段暗訪視頻,青少年“嗑藥”的畫面令人憂心。記者在昆明采訪了解到,多數藥店對青少年購買含特殊成分的藥品都比較謹慎。藥物依賴學科專家表示,藥品一旦形成依賴,很難戒斷,提醒家長,若非必要情況下,一定要讓青少年遠離含特殊成分的藥品。
多種藥物在藥店即可買到
在財新網發布的視頻中,未成年人儼然已成為一些鎮痛類藥品的消費群體。在沈陽甚至有一條街聚集著都會服用此類藥品尋求刺激感的青少年,“這條街上得有五六千人吧,都吃這個藥。”視頻中一名未成年人對著鏡頭說。
據視頻顯示,青少年用不高的價格在藥店購買含有泰勒寧(512)、美莎、佐必克隆、氨酚曲馬多等成分的藥品,大量服用后,身體產生一定亢奮度,就會結伴到酒吧蹦迪喝酒,并表示“吃完藥來蹦迪會更嗨,更有感覺。慢慢就依賴上了這種感覺。”一位少年在鏡頭中表示。
“氨酚曲馬只剩2盒了,42元一盒。泰勒寧還有的。”走訪五華區、西山區幾家藥店,店員均表示在店內有這兩種成分的藥物。“這兩種都是鎮痛的藥,我們藥店備貨不多。去醫院開,基本都能買到。我們家目前就只有泰勒寧了,氨酚曲馬沒有。藥效一樣的,購買一種就好了。”交談中,店員向記者展示了店內的存藥。
在一家藥店,當記者表示需要購買時,店員并未要求記者出示任何醫囑,只是藥店的貨量都不多,不可能一次性銷售很多給消費者。
一般不隨意向未成年人銷售
記者在多家店內詢問該藥品的用途,多數店員均表示,含有泰勒寧或氨酚曲馬的藥品用于鎮痛。
“吃止痛藥不會有依賴性吧,就是疼的時候吃點嘛,劑量不大的。”五華區某藥店店員回復。
記者詢問,是否了解有人會將此類藥物當作一種興奮劑服用?所有店員均表示沒聽說過。“不會吧,這個止痛藥還有散列痛、布洛芬那些,買的人也很多。但是沒聽說過拿去這么使用的。而且一般客戶來買此類藥物就是一盒,最多兩盒,反正我沒接待過一次買十幾盒的。再說氨酚曲馬我們店里也沒那么多貨。”一位店員表示。
也有店員表示,此前有聽過此類傳聞,但并沒有誰交代過在藥店不可銷售或有什么銷售要求,“我在網上看見過一些帖子,但我覺得不太真實,應該不至于。”藥店店員小張說。
作為成年人,記者在藥店輕易購買到了泰勒寧和氨酚曲馬,并不需要出示任何醫囑,店員也并未對記者情況多加了解。對于未成年人獨自到藥店購藥,藥店店員則多數都比較謹慎。“不會隨意向未成年人銷售藥品的,尤其是一些處方藥或者含有特殊成分的藥品。除非有一些相應的證明或者在大人的陪同下前來的。”蘇家塘小區某藥店店員告訴記者。
精神活性物質分為5大類
云南省精神病醫院酒與藥物依賴治療科主任鮑建軍介紹,絕大多數鎮痛類藥物、止咳藥、安眠藥屬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藥物,感冒藥屬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藥物,這兩大類藥物都屬于精神活性物質。除此之外,大麻類、致幻劑類、煙草這三類也屬于精神活性物質。
“從時間來看,最古老的精神活性物質就是鴉片。”鮑建軍說。據了解,鴉片又叫阿片,是從草本植物罌粟中提煉出來的,而鴉片里面最主要的物質又是生物堿嗎啡,有鎮痛效果。最早在研究麻醉鎮痛藥時,研究人員又以嗎啡生物堿為基礎合成海洛因,并發現海洛因的鎮痛效果超過嗎啡。因此,海洛因最初是作為麻醉性鎮痛藥在臨床上使用,但是使用了幾次后發現,這種藥物為病人止痛的同時還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之后海洛因被列為毒品。
目前,從植物罌粟中提取有效成分,用以緩解中重度疼痛和麻醉的阿片類藥物依然在臨床上使用,但我國對阿片類藥物有很嚴格的控制和管理,非科學研究或非醫用的阿片,也被歸類為毒品。
我國的阿片類藥物很少,主要是麻醉藥品,管理上也比較嚴格,《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規定,麻醉藥品不得零售;國家對麻醉藥品實行定點經營制度,即只有一部分醫院才有。同時也嚴格限制我國阿片類藥物的醫療消耗量,在最大限度滿足患者治療需要的同時,又防止藥物不合理使用和濫用讓患者產生依賴。除了麻醉藥以外,在藥店里可以買到的唯一含有阿片的藥品是復方甘草片,但該藥品屬于處方藥,需要憑醫師處方和有效身份證件,經過執業藥師審核之后才能購買。
戒斷需封閉住院治療
“藥物具有雙面性,用得好能治病救人,用不好會給人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鮑建軍表示,人們長期使用精神活性物質,很容易產生依賴,精神狀態出現改變,對身體造成影響。
比如鎮痛類藥物、止咳藥、安眠藥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的精神活性物質,藥物依賴后會出現嚴重的戒斷反應,如全身疼痛、流口水、打哈欠、失眠、惡心、嘔吐等,出現這些反應后,人往往會感到很難受。為了減輕這些難受的反應,就會逼迫自己再次使用這些物質。
同時,大量使用這些物質,還會讓人產生一種愉悅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其他獎勵、刺激等感受替代不了的。因此,使用者會惡性循環地一直使用這些物質。
“由于個體差異,每個人的成癮時間不一樣。有些人特別容易成癮,像安定類的中樞抑制類藥物,有些人可能連續用上一周就會成癮,有些人可能要一個月才會成癮。多數情況下,如果連續使用中樞抑制類藥物和中樞興奮性藥物超過一個月,基本上都會成癮。”鮑建軍表示,而中樞抑制類藥物中的鎮痛類藥物,成癮性比安定類藥物更強,成癮時間比安定類藥物更短,因為其中樞抑制作用比安定更強,讓人更易成癮。
因為戒斷反應比較嚴重,藥物依賴患者常常需要封閉式住院治療。目前的治療方式主要是用其他藥物逐漸替代,同時防止患者再次復發。住院治療期間,第一周是最危險的時間,患者很容易復發,再過一周會逐漸好轉,之后再鞏固治療半個月,整個住院治療周期為一個月。如果半年內沒有出現復發,證明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好。
藥物依賴須引起重視
“藥物成癮的治療比較困難,因為容易復發,應該引起重視。但接診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家屬送過來的,因為很多患者不愿意承認自己使用這些藥物,也不覺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鮑建軍說。
他介紹,中樞抑制性藥物引起的藥物依賴與中樞興奮性的精神活性物質引起的藥物依賴不同,中樞抑制性藥物依賴戒斷反應嚴重,但不會引起患者精神錯亂。而苯丙胺一類的中樞興奮性的精神活性物質,引起精神錯亂是比較常見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這部分人群出現戒斷反應比較輕微,多數就是沒有精神,心情不愉快,出現全身不舒服的情況比較少見。
但不管是哪類精神活性物質引起的藥物依賴,治療及患者管理的難度都很大。“藥物依賴患者的智力是沒有問題,但人格方面已經發生改變,為了達到目的比如獲取藥物,會做出一些正常人想不到的事情。”鮑建軍介紹,曾經就有住院患者通過點外賣的方式,讓外賣配送員把藥物藏在外賣里面送到醫院。也曾發生過患者通過手機聯系朋友,讓朋友假裝家屬探視,然后脅迫醫務人員把封閉住院的患者放出去的事件。
后來醫院為了杜絕這些事情再次發生,住院治療的藥物依賴患者禁止使用手機,禁止攜帶零食、點外賣,一日三餐由醫院統一配送,家屬需在規定時間內探視。“醫護人員除了要掌握一般精神疾病的常識,幫助藥物依賴者解決問題,還要學習藥物引起的癥狀的治療方法,掌握的知識要比一般精神疾病醫務工作人員多,風險也更大。”鮑建軍說。(楊定嘉 張曉莉)
提 醒
鮑建軍建議,除了含有泰勒寧(512)、美莎、佐必克隆、氨酚曲馬多等成分的藥品外,家長還應該注意讓孩子遠離一些處方止咳藥,這些藥品多數含有容易成癮成分,比如復方甘草片、聯邦止咳露等,或是里面含有可待因、阿片等成分的藥物。加上目前偽裝成其他物品的新型毒品也比較多,家長更應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