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重慶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任紅:為救命救急藥納入醫保點贊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陸悅) 兩會期間,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在首場“部長通道”中為2019年全國醫保工作“劃重點”,今年要開展新一輪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把更多救命救急好藥納入醫保。3月1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重慶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任紅在大會發言中為“救命救急藥納入醫保”點贊。她表示,2018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方面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去年通過開展抗癌藥談判,17種抗癌藥降價納入了醫保,平均降幅56.7%,讓以前用不起藥的患者早用上、用得起好藥。目前,癌癥防治用藥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給更多患者以希望和信心。
醫療與健康問題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全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話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惡性腫瘤、心腦血管和重大傳染性疾病成為威脅人民健康的3類主要疾病。根據2018年發布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0—74歲腫瘤累積發病率為21.58%;心腦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群生命;傳染性疾病中,每年因肝炎導致肝癌死亡人口30余萬。這些疾病不僅嚴重影響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和水平,也容易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給精準扶貧工作帶來一大難題。
任紅委員介紹,雖然近年來醫學界對腫瘤、心腦血管和病毒性肝炎的治療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很多類型的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可長期生存的慢性疾病。但治療藥物普遍價格昂貴,且以進口藥物為主,讓不少患者望而卻步。怎樣能讓老百姓用得起好藥、安全用藥、早期用藥,所患疾病能夠得到有效治療,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2018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對17種抗癌藥品、常見重大疾病治療性藥物帶量采購藥物、孤兒藥物等采取了強有力措施,包括加快完善癌癥診療體系、加快境內外抗癌新藥注冊審批、保障2000多萬罕見病患者用藥、加快境外新藥國內上市速度、進口抗癌藥零關稅、抗癌藥降價、抗癌藥進醫保和專項集中采購等等。
“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位患者,患肺癌三年,以前主要靠常規化療,每個療程花費一萬元左右,且副作用很大。現在改用降價并納入醫保的靶向藥物,療效好,副作用小,既可改善生存質量,又可延長生命周期,費用完全能夠承受。還有一位6年前查出白血病的患者,明知有最好的治療方案,但一個月四萬元的高價藥使他只能選擇化療輸血來維持生命。如今這種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每月只需支付不到三千元,使他看到了長期生存的希望。”任紅委員表示,目前,癌癥防治用藥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臨床急需的12種抗腫瘤新藥納入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抗腫瘤藥物的種類達到38種,其中有10種都是2017年以來上市的特效藥,甚至是剛剛獲批的創新藥。曾經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無法解決的1000美元一顆丙肝藥、幾千美元一支抗癌靶向藥廣泛應用的難題,在中國得到了有效解決。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對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實施癌癥防治行動等工作作出了部署,這就給更多患者以希望,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思想和情懷。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患者臉上的笑容和恢復健康的信心!”任紅委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