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入醫保 工作要做細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3日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時說,今年要開展新一輪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將更多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抗癌藥進入醫保是第一步,怎樣讓患者盡快用上談判藥品,非常重要。”胡靜林說。
國家醫保局近年來頻頻發力,一方面通過與藥企談判,集中采購、以量換價,大大降低腫瘤藥物價格。去年年底,納入藥品目錄的17個藥品,平均降幅達56.7%,個別超過90%。另一方面,將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目錄,極大減輕腫瘤患者的用藥負擔,真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讓患者盡快用上談判藥品,充分發揮好藥的作用,提高可及性是關鍵。囿于歷史及現實原因,一些救命救急的好藥落地還存在一定阻力,不是患者想用就用得到。宏觀層面,要考慮到臨床需求和醫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間的平衡。微觀層面,一是受“藥占比”的限制,盡管大多數救命救急的好藥價格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有些仍然比較昂貴。醫生開這些藥給患者的時候,可能因為顧及“藥占比”而放不開手腳。二是出現“醫保目錄里有,但醫院沒有”現象,個別藥品用的患者人群較少,藥價又較貴,醫院不愿意采購,患者只能自費到藥房購買。
為患者能用上救命救急的好藥,要堅持問題導向,對影響發揮作用的梗阻部位進行重點清理、疏通,將落地工作做細做實做好。比如,按照“保基本”的要求,重點考慮腫瘤治療用藥;比如,對醫院的藥費控制、藥占比、醫療機構品規數量等進行合理調整,保證這些藥物使用不受太多限制。(連海平)
(責任編輯:齊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