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推動海南自貿區(港)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王宣淞) 日前,記者從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網站獲悉,今年兩會上,農工黨中央擬上交《關于推動海南自貿區(港)健康產業 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
《提案》表示,“調研發現,近年來海南不斷強化頂層設計,改善營商環境,優化審評審批政策,大力推進社會力量辦醫,健康產業在創新發展中穩步前進。尤其是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簡稱“先行區”)為代表的健康旅游業發展迅速,在干細胞臨床研究、腫瘤治療、醫美抗衰、輔助生殖以及中醫藥健康旅游等方面特色鮮明。但總體上看,海南健康產業還存在集聚度不高,科技支撐能力不夠,人才智力基礎不強等問題,尚不能很好適應海南自貿區(港)帶來快速增長的醫療、養老、保健、康復、養身、旅游、健康保險、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務需求,亟需依托自貿區(港)建設,實行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助力健康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將海南打造為‘健康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和全球健康旅游目的地。”
《提案》建議,以“三區一中心”為海南健康產業發展基準定位,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海南健康產業發展的基本手段,以走海南特色的健康產業發展道路為基本要求,深度融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將健康產業打造成為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更高水平全島開放的先行產業。
一是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不斷提升健康產業國際競爭力。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依托先行區積極吸引外商投資以及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參與健康產業發展,發展國際健康旅游和高端醫療服務;研究出臺便利外籍醫務人員、患者及陪同人員到先行區診療的入境、停留居留政策措施。在患者備案承諾基礎上,有條件允許先行區醫療機構慢性病患者帶合理自用量的藥品離開先行區使用;注重發揮傳統醫藥特色優勢,深入開展南藥學科理論研究、南藥資源開發及南藥新藥研究,大力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
二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促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推進醫療健康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國家級醫療機構在先行區舉辦醫療分支機構,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在先行區設立國家藥品評審中心進口藥品評審分中心;引入發達國家商業醫療保險和護理保險,擴大優質新藥進口,打造高端醫療服務保障中心,滿足醫療消費升級需求;對先行區內確需進口且關稅稅率較高的部分醫療器械和商品免征關稅,參照進口抗癌藥物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的辦法,將先行區醫療機構進口且在區內使用的藥品(含疫苗)減按3%征收增值稅。將先行區內批準臨床應用的新的醫療技術服務納入免征增值稅范圍;借鑒三亞中醫院利用30%資產設立三亞國際友好中醫療養院的方式,探索多種形式的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辦醫模式。先行區內公立醫院取得的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的結余,可以用于醫務人員薪酬分配。
三是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發揮生命醫學、健康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健康產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推動健康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發展,實現健康產業提質增效,構建覆蓋海南偏遠地區的遠程診療、大數據分析、人口生命全過程的健康支持和管理系統。同時,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倫理道德規范工作,加強生命醫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法治建設和行業監管,保障社會和公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