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兩會建言 ‖ 保健食品:出臺執法標準 加強廣告監管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實習記者 康紹博)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各級各部門對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加大違法案件查辦力度,市場環境得到凈化。兩會召開在即,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收集到了市場監管人員、消費者對凈化保健食品市場的呼聲,希望代表委員聚焦保健食品市場問題,建言獻策,以推動保健食品市場健康發展。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管人員 劉海剛
2018年7月起,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9部門部署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有序推動整治工作全面深入開展。截至2018年12月,江西省共檢查生產經營主體162466家次,責令整改2422家,立案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246件,罰沒金額1705萬元,責令停產停業31家,吊銷證照4家,收回保健食品廣告批準文號5個。全省共有11起案件被列為公安部督辦,27起案件被省公安廳督辦。通過開展專項整治,有效地打擊了行業亂象,保障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我希望從三方面推進專項整治工作:一是進一步健全協調機制。專項整治,涉及到多個部門,需要建立政府部門間協作的長效機制;二是繼續完善相關法規。希望《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盡快修訂完成,出臺會議營銷的法律監管辦法。三是解決監管過程中調查取證難問題。目前存在進行會銷在非工作時間、參加人員限定為退休人員、產品本身沒有標簽標識等問題,增加了監管難度,希望通過發布權威典型案例,指導地方監管工作。
海南省基層食品藥品檢驗人員 王先生
3年前我與同事一起創立了公眾號,并創建7個微信群,以免費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了解輿情、提供查詢,目前已有17000+“粉絲”,我們加大科普宣傳,及時發布最新政策,幫助公眾鑒別保健食品真偽。
兩會召開在即,針對整治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問題,我在公眾號和微信群做了調查。
他們希望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各類媒體發布保健食品廣告的監督把關,對廣告中提到的成分、功效、事例等逐一核查,控制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情況的發生;制定企業會銷標準,會銷需經監管部門審批,會銷現場應有監管人員進行監督,商家不能夸大產品宣傳;加強保健食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突出對重點品種、重點單位、重點業態的監管,強化源頭治理,推進雙隨機抽查。
廣東省深圳市居民 劉女士
我父親70歲了,長期患有風濕病。我們非常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多次帶他到正規醫院治療。但父親總是不放心,認為藥物治療不能有效控制病情,還要吃些保健食品輔助治療。現在政府對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整治力度很大,電視上播出的關于保健食品的廣告越來越規范,但電臺、報紙和網絡上的廣告宣傳還會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些廣告很多都夸大了保健食品功效,商家采取免費贈送一些食品、藥品、健康科普書籍等吸引消費者購買,還常進行“名額有限,只限打電話的前30名”等“饑餓營銷”。在“誘惑”下,老人往往會盲目地購進保健食品。
我希望有關部門督促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讓企業將重點放在產品質量上;各類媒體也要承擔社會責任,對商家的宣傳廣告內容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