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胃藥被國家藥監局禁用:因存在嚴重不良反應,涉及四款知名藥
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存在嚴重不良反應,相關藥品須全面停用,限時召回并銷毀。
2月1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再評價,認為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存在嚴重不良反應,在我國使用風險大于獲益,決定自即日起停止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撤銷藥品批準證明文件。
已上市銷售的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由生產企業負責召回,召回工作應于2019年3月31日前完成,召回產品由企業所在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銷毀。
根據藥監局所附“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生產企業名單”,國內市場上含有呋喃唑酮的復方藥品包括“復方雪膽呋喃唑酮膠囊 ”“呋喃苦參黃連素片”“二維呋喃唑酮片”“谷海生片”,分別由哈藥集團三精明水藥業有限公司、貴州神奇藥業有限公司等13個企業生產。
據了解,上述藥品主要用于治療腸胃疾病,比如“呋喃苦參黃連素片”,其藥品說明書顯示,該藥屬于抗菌消炎藥,用于急性菌痢,腸炎等。
停用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不影響臨床用藥
停用含呋喃唑酮的復方制劑并不會影響臨床用藥。“我們在臨床上從來不使用它們”,問藥師創始人、原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冀連梅告訴南都記者,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臨床應用并不普遍,因此停用后也不會影響臨床用藥。
在她看來,國家停用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是正確的。“含呋喃唑酮的復方制劑本來就沒有存在的科學證據”,冀連梅告訴記者,把呋喃唑酮和其他藥品混合制成復方制劑找不到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意味著這些復方藥品并沒有確切的臨床療效,反而可能會帶來諸多副作用。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國內藥品審批注冊領域管理混亂,大量未經嚴格臨床試驗的藥品集中上市。“最近兩年,國家藥監局開始逐步清理這部分藥品,我認為此次禁用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冀連梅打了個比方說,“就跟我們收拾屋子似的,垃圾要逐步地清理出去”。
呋喃唑酮單方制劑并未要求停用
國家藥監局在公告中稱,“含呋喃唑酮復方制劑存在嚴重不良反應,在我國使用風險大于獲益”。
所謂“嚴重不良反應”,冀連梅猜測,這很大程度上源于呋喃唑酮的濫用。據了解,呋喃唑酮大劑量、過度使用常見的毒副作用有胃腸道不適、惡心、嘔吐、多發性神經炎、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皮炎、過敏性哮喘等。尤其是多發性神經炎,有的病人在大量長期服用呋喃唑酮后出現四肢感覺異常及運動障礙,如手足麻木或痛覺減退甚至有肌肉萎縮。
此次的停用公告不涉及呋喃唑酮的單方制劑,即公眾口中的“痢特靈”未被禁用。“呋喃唑酮的單方制劑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是有臨床治療價值的”,冀連梅告訴記者,去年7月份,國家藥監局修改了呋喃唑酮單方制劑的藥品說明書,將它的適應癥限定為“僅用于難以根除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上的一篇研究也顯示,呋喃唑酮與其它藥品聯合應用治療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時,效果顯著,安全性、耐受性也較好。
“它的禁忌癥、副作用比較多,但不代表這個藥就一無是處,不安全更多跟過量使用或濫用相關”,冀連梅認為,呋喃唑酮單方制劑作為處方藥,在醫生嚴格指導下使用是安全的。而且,有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數據證明呋喃唑酮在難治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的作用,所以推薦患者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呋喃唑酮是合理的。
不過,冀連梅也提醒公眾,使用呋喃唑酮要注意規避禁忌人群。根據新修改的藥品說明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性患者使用該藥容易發生溶血性貧血,因此禁用;14歲以下兒童也要禁用。“還有就是哮喘患者也要慎用,因為呋喃唑酮也可能誘發哮喘”,冀連梅表示。(見習記者 張勝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