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干部風采錄|鄭偉:讓老表的鄉村振興起來
“東坑均興村是我的扶貧掛點村,在2018年底摘帽了?!闭劶敖诟吲d的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掛職干部,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委副書記、副縣長鄭偉脫口而出。
2018年4月,北國春寒料峭,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卻綠意盎然。鄭偉就是在此時受國家藥監局派遣,來到這個“客家搖籃”對口支援。
“村里變化太多了”
“最近身體咋樣?快過年了,孩子回來嗎?”1月18日,鄭偉來到結對幫扶的劉根滿家,邊洗手里的香菜,邊問。
“挺好挺好,孩子應該回來。”劉根滿回答。
2018年4月,鄭偉到龍南縣之后,被組織任命為龍南縣委副書記、副縣長,分管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省級貧困村均興村為扶貧掛點村,結對幫扶5戶貧困戶。上任伊始,鄭偉開始頻繁走訪均興村,調研扶貧政策、環境整治、集體經濟等。
“鄭書記調研深入,思路清晰,作風扎實,親和力強,是一位很接地氣的領導。好幾次,他還和我們一起整治村里的環境,讓我們非常感動?,F在村里變化太大了。均興村去年底摘帽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精神面貌都越來越好。”東坑管委會書記任衛華談及這位新來的縣委副書記便滔滔不絕。
原來,為解決貧困戶的住房問題,均興村要實施易地搬遷安置點建設。這涉及到建設用地指標的協調問題,東坑管委會經過多次協調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項目建設遭遇了瓶頸,建設進度極為緩慢。得知這一情況后,鄭偉積極協調,反復溝通,才讓異地搬遷安置點建設得以順利推進。
爭取人工耳蝸器械捐助
“有好事一起做。”直到現在,龍南縣紅十字會會長吳慶華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鄭偉時,他說的這句話。
很快,“好事一起做”得到了一次次落實。在鄭偉到龍南縣之前,他依托國家藥監局的幫助,聯系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為龍南縣符合人工耳蝸手術條件的兒童捐助耳蝸器械。
聽到捐贈消息后,龍南縣紅十字會第一時間開展摸底調查行動,發現有兩個聽力障礙孩子符合人工耳蝸捐助條件。目前,一個孩子已經在2018年10月份接受了植入手術,另一個孩子的植入手術將在寒假進行。
“爭取到人工耳蝸器械捐助,給每個家庭節省了8萬多元。這兩個孩子本來早就應該做手術,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才拖到現在。以后他們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正常學習生活了。” 吳慶華說。
除此之外,在國家藥監局指導下,鄭偉聯系中國藥學會、原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江西省藥學會等單位在龍南縣開展了“科學用藥 健康扶貧”活動;配合中國藥學會在龍南縣舉辦科技活動周“科學用藥、科普扶貧”活動,培訓醫師、藥師200余人,捐贈科普讀物1萬余冊;配合國家藥監局團委開展“根在基層”調研活動,到基層偏遠鄉鎮開展安全飲食用藥科普宣傳。
“讓客家圍屋‘活’起來”
1月23日,一支由清華大學學生組成的“鄉村振興龍南支隊”參觀完龍南縣博物館后,來到龍南縣城鄉規劃建設局?!暗谝淮蝸磉@里,我們的實踐目標是了解武當鎮和龍南縣全域,進行工作站選址與初期建筑設計。”支隊成員在與龍南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交流時說。
2018年5月,清華大學設立鄉村振興工作站,致力于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鄭偉此前對清華的這個項目有所了解,而龍南縣古建筑頗多,于是他便動起了腦筋,想方設法邀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來龍南設站。為促成這個項目,鄭偉與龍南縣相關負責人前后跑了3次清華大學。清華建筑學院相關負責人也曾來龍南調研,最終工作站的事兒才定下來。
“龍南縣如果在鄉村振興方面能有所突破,可以輻射贛州乃至整個客家區域。如何讓客家圍屋‘活’起來?加強規劃和開發是解決方案之一。” 鄭偉介紹,這也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優勢學科相契合。
2018年12月,龍南縣掛牌成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華南區域僅龍南縣入選,為清華大學第二批工作站中第一個確定掛牌的縣(市)。
談及2019年的工作,鄭偉表示,前任掛職干部在任期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對促進龍南縣食品藥品監管能力提升和產業發展起到了良好促進作用,受到贛州市和龍南縣黨委、政府的高度好評。他將繼續聚焦扶貧攻堅、振興鄉村等相關工作。(記者 蔣紅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