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情對肝素原料藥生產和市場供應帶來哪些影響?
肝素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抗凝血和抗血栓,天然存在于肥大細胞,主要從豬小腸黏膜中提取。我國是生豬養殖大國,也是肝素原料藥生產大國。2018年8月以來,我國多省份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據新華社報道,截至2018年12月4日,全國累計撲殺生豬63.1萬頭。此次非洲豬瘟疫情,對肝素原料藥生產和市場供應帶來哪些影響?
筆者經過分析認為,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將促進我國生豬養殖走向規模化,有利于肝素原料藥行業的健康發展。縱觀2018年下半年,肝素鈉價格維持在高位運行,預計今年肝素鈉價格仍然會維持上升態勢。
規模化養殖亟待加速
非洲豬瘟疫情不同于以往發生的豬瘟疫情,感染此病毒后,生豬死亡率高,疫情難以控制。非洲豬瘟疫情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持續40多年,西班牙用了35年時間才將其清除。1978年,巴西發現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后,耗時6年,最終于1984年成功撲滅疫情。俄羅斯自2007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后,直到今天,該疫情依然活躍。我國生豬養殖密度大,飼養過程不規范,活豬調運頻繁,雖然短期內徹底消滅非洲豬瘟疫情難度較大,但目前所有已發疫情均得到了有效處置。
目前,由于生豬拋售較多,存欄量下滑,生豬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較低,預計今年春季生豬補欄量將低于往年同期。
2019年上半年,伴隨生豬存欄量下降,預計生豬價格將迅速回升,這又將反作用于養殖企業,提高生豬養殖信心,增加補欄量,尤其對于規模化企業。此次非洲豬瘟疫情將促進我國生豬養殖業加快走向規模化,未來生豬存欄量將更趨穩定。
隨著我國生豬集約化養殖及屠宰的進一步推進,規模化肝素粗品供應商有望進一步增加,可追溯性強的肝素粗品的供應也有望相應增長。如此,將有利于肝素原料藥行業的良性發展。
肝素鈉出口量價齊升
肝素原料藥的產量與肝素粗品資源的供應息息相關。目前,全球生豬出欄量增長較為緩慢,全球肝素粗品資源的供應量總體呈現緩慢增長態勢。由于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實現大規模集約化生豬養殖和屠宰,且豬小腸幾乎全部被用于肝素粗品的生產,未來全球肝素粗品資源的增量主要來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養殖和屠宰國家,生豬養殖和屠宰量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2015年之前,肝素鈉年出口量保持在100噸左右,2015年大幅增加,達到133噸;之后肝素鈉的出口量連年攀升,2018年前11個月的出口量已高達176噸。
從肝素鈉的出口價格來看,2010年肝素鈉的出口價格達到最高,為1萬美元/公斤以上;此后開始一路下滑,2016年平均價格達到最低,為3782美元/公斤;之后價格逐漸反彈,2018年前11個月的平均價格為5594美元/公斤。
出口產品也在不斷向高端發展。其中,低分子肝素的出口增長較快,近5年出口量平均增長率達25%,2013年出口低分子肝素2噸多,而2018年前11個月低分子肝素出口量已達7噸。
下游制劑增長較快
肝素制劑是肝素的最終產品形式,主要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和血液透析治療。肝素制劑分為標準肝素制劑和低分子肝素制劑,目前低分子肝素制劑已占據肝素類藥品市場的主導地位,但由于其在血液保存、心臟手術、腎透析、抗動脈血栓、靜脈給藥留針等傳統抗凝血臨床應用上無法完全替代標準肝素制劑,標準肝素制劑未來仍將占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臨床醫學對抗凝血、抗血栓類藥品需求的快速增長,直接帶動了肝素制劑銷售規模的上升。目前,肝素類藥品在抽樣醫院的銷售額增長較快,2017年達18.96億元,平均增長率為11.39%;2018年上半年,在抽樣醫院的銷售額達11.12億元。
由于臨床用藥習慣存在差異等原因,與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標準肝素類藥品使用較為普遍的情況相比,我國藥品市場中標準肝素制劑的消費規模總體較小。我國臨床使用最多的標準肝素制劑是肝素鈉注射液。隨著醫學界對血液凝結和其他疾病相互關聯的廣泛研究,以及我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患者數量和血液透析病人數量的不斷增加,近年來肝素鈉注射液市場需求呈穩步增長態勢。
低分子肝素制劑在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應用已非常成熟和廣泛,除了用于抗凝血和抗血栓外,還可用于深部靜脈血栓的預防和治療、預防術后靜脈血栓的形成、血液透析及抗腫瘤的輔助治療等。
隨著醫學界對低分子肝素制劑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領域也一直在不斷擴展。未來,我國低分子肝素制劑的需求規模將不斷擴大。
(作者單位:北京東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