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性病菌攻擊人體竟是因為它
對于抗菌素濫用導致的具有抗藥性的高致病性細菌,目前還沒有疫苗或良藥應對。不過,這種狀況有望因以色列研究人員的“突破性”發現而改變。他們找到了超級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攻擊人體的“彈藥”,新研究成果將有助于研發具有新穎作用機制的抗菌素應對超級病菌。
以色列理工學院生物學副教授梅塔爾·蘭多和同事在新出版的《科學》雜志上介紹,她們通過研究首次發現存在著一種獨特的類淀粉蛋白PSMα3,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正是通過分泌該蛋白并形成蛋白纖維鏈來破壞人體細胞和免疫系統的??梢哉f,類淀粉蛋白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攻擊人體的“彈藥”。通過原子量級的高分辨率分析,研究人員還成功地獲得了該蛋白的立體結構。
這并非人們首次發現“有害的”類淀粉蛋白。事實上,眾所周知的阿爾茲海默癥和帕金森癥等神經性退化疾病,均與類淀粉蛋白有關。類淀粉蛋白呈網狀纖維,其整齊且超穩定的結構讓蛋白能夠在極端環境下“生存”,常見蛋白遠遠不能與之相匹敵。此外,“瘋牛病”致病原因也是具有類淀粉結構的朊蛋白,其具有傳染性,同時因結構穩定,在肉食加工、烹飪和消化過程中不會被分解,能感染食用病牛肉制品的消費者。
研究人員表示,此前發現的所有類淀粉蛋白具有貝塔鏈結構,而新發現的類淀粉蛋白具有全新的阿爾法螺旋線結構。蘭多說,在研究過程中,她們知道自己發現了新的獨特物質,并最終在法國格勒諾布爾和美國芝加哥經過數次循環粒子加速器實驗,證實它是新型類淀粉蛋白。
蘭多相信,新發現將幫助人們開發出具有新作用機制的抗菌素,通過抑制超級病菌分泌類淀粉蛋白,使其喪失攻擊“彈藥”。由于新抗菌素的主要作用不是殺滅病菌,而是降低它對人體的毒性,因此不會導致病菌快速對新抗菌素形成抗藥性。蘭多認為,應對超級細菌的新理念將幫助醫藥公司加速藥物開發和降低成本。(《科技日報》記者 毛黎)
(責任編輯:郭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