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位醫藥企業家共同承諾:用精料做好藥,不虛假宣傳
企業家責任論壇暨中藥飲片質量與發展對話現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11月29日,作為全國安全用藥月的重要項目之一——“企業家責任論壇暨中藥飲片質量與發展對話”在京舉行。此次活動發布了用藥安全企業家責任宣言,綠葉集團、復星醫藥、揚子江藥業、好醫生藥業等國內20余家醫藥企業相關負責人共同作出了依法生產藥品,用精料做好藥,不摻雜造假;合法宣傳藥品,不夸大宣傳,不虛假宣傳等十條保障用藥安全承諾。
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司司長、中國中藥協會資深副會長張世臣演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此次活動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指導,中國經濟網主辦,中國藥學會、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中國生化制藥工業協會聯合主辦。來自國家藥監局的相關領導,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司司長、中國中藥協會資深副會長張世臣,中國經濟網總裁王旭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所所長馬雙成研究員等,以及化藥企業、中藥企業、生物制藥企業,生產及流通企業代表等出席會議,并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藥品安全現狀,用藥安全企業家責任,中藥飲片發展現狀與挑戰等方面話題發表主題演講。
今年9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開展2018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據《“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有關要求,結合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以及新的藥品監管部門組建第一年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系列活動。
近段時間,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神藥”匹多莫德事件、多個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修改、中藥飲片不合格等與用藥安全相關事件接連發生,引發輿論熱點。體現了人們對藥品安全的高度敏感,也表明安全用藥是一項綜合性很高的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
20位企業家代表共同發布企業家責任宣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企業家作為企業的引領者和掌舵者,責任和信念決定著企業對保障藥品質量的態度。為保障用藥安全,維護公眾健康,進一步推動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強化中國醫藥企業家責任擔當和企業家精神發揚,與會企業家作出十點莊重承諾:認真踐行“健康中國”戰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與企業一道擔負藥品安全主體責任,維護藥品質量;視質量如生命,以品牌為靈魂;勇于創新,構建“中國制造”全球新藥體系;依法生產藥品,用精料做好藥,不摻雜造假;依法經營藥品,拒絕惡性競爭;合規學術推廣,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合法宣傳藥品,不夸大宣傳,不虛假宣傳;依法召回問題藥品,做好善后工作;積極科普用藥知識,提升公眾安全用藥意識和能力。
中藥飲片質量與發展對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此次活動還舉辦了中藥飲片質量與發展對話。
改革開放40年是我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40年。中藥飲片是我國傳統的中藥產業,近年來,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和中成藥制造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呈逐年增長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自2004 年以來,中藥飲片行業整體年增長率保持在30% 以上,2011-2016 年,我國規模以上中藥飲片企業銷售收入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8.02%。2017 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總額1047.9 億元, 同比增長21.33%,預計到2020年市場需求將超過3500億元。
然而,集中度低是我國中藥飲片行業的一大特征,銷售額不足億元的企業占70%。市面上很多小型中藥飲片企業由傳統手工作坊轉變而來,沿用落后的生產及管理方法,生產的藥品在藥材原料質量、炮制工藝、包裝、倉儲運輸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直接影響到中藥飲片的臨床療效與安全。近年來,有關中藥飲片質量不符合規定屢次被國家藥監局通報。
在此次活動上,馬雙成與張世臣、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中藥飲片專委會會長蔡寶昌以及康美藥業質量總監姜濤、聯盛藥業董事長汪洪峰、盛實百草副總經理嚴桂林等我國中藥飲片企業代表,分享了中藥飲片40年發展成就,并剖析發展背后原因,把脈未來發展思路,為新時代中藥飲片更大發展提供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