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好標準“指揮棒”
藥品質量升級靠藥品標準拉動,藥品產業健康發展,靠藥品標準守護。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科學層面講,藥品標準是針對某一目標化合物或者處方工藝所做出的基本技術要求,是日常檢驗或者評價藥品質量符合性的重要依據之一。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要合規經營,提供合格的產品,監管部門要對企業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維護公平競爭秩序,為群眾用藥安全筑起防護網,二者的行為均應以藥品標準為依據。
多年來,我國的藥品標準對推動醫藥行業發展、保障群眾健康,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群眾對藥品的需求從有藥可用轉變為有好藥可用。消費升級呼喚醫藥行業改革產品結構——醫藥行業不僅要滿足消費者對“量”的所需,也要滿足消費者對“質”的所求。產品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技術支撐,質量水平的評定須有標準裁定。
客觀上,我國藥品標準的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標準的制定、評估和執行中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存在標準缺失、落后、執行不到位等問題。藥品標準是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的“指揮棒”,藥品標準提升既對落后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先進企業提供了技術保護,是增強行業創新能力,提升行業發展水平,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
有了藥品標準這根“指揮棒”,需要投入心意和新意推進工作。
——所謂“心意”,就是要用心建設標準,基于實驗數據和研究結果,結合行業發展實際,堅持“科學、先進、實用、規范”的原則,建立嚴謹的藥品標準,并通過階段性的評估,不斷完善標準,持續提高藥品質量。
——所謂“新意”,并不僅僅指在標準收載上淘汰過時的標準、體現創新成果,還要創新藥品標準管理理念和形成機制,創新藥品檢測技術方法,使更多的科學研究成果在藥品標準中得到應用。
最適宜的標準才是最好的標準。讓我們舞好藥品標準這根“指揮棒”,引導行業積極參與國家藥品標準提高工作,為藥品標準制修訂貢獻行業智慧,形成國家藥品標準社會共治的新格局。(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