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成分幫你修復皮膚屏障
皮膚屏障的健康對皮膚整體健康至關重要。作為皮膚最外層的保護系統,皮膚屏障可以幫助皮膚抵御外界環境傷害,并起到保濕鎖水的作用。皮膚屏障受損可能會引起皮膚干燥脫屑、敏感泛紅、炎癥等問題。
季節變化、長時間待在干燥的空調房內、溫濕度劇烈變化等,都可能對皮膚屏障造成損傷。修復皮膚屏障通常指的是修復物理屏障,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磚墻結構”,由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角質層的角質細胞和細胞間脂質緊密連接構成。常添加在護膚品中用于修復皮膚屏障的成分有四類。
按特定比例添加的生理性脂質
皮膚屏障受損時,“磚墻結構”被破壞,細胞間脂質會大量流失,及時補充細胞間脂質可以有效修復皮膚屏障。
細胞間脂質主要有神經酰胺、膽固醇和游離脂肪酸,這三種生理性脂質在皮膚中的摩爾比為1:1:1。因此,一些護膚品會按照這一比例添加生理性脂質,從而達到修復皮膚屏障的目的。此外,有研究者發現,產品中添加的神經酰胺、膽固醇和游離脂肪酸摩爾比為3:1:1時,也可以達到很好的皮膚屏障修復效果,甚至優于摩爾比為1:1:1時的效果。因此,也有護膚品會以3:1:1的比例添加生理性脂質。
這種以1:1:1或3:1:1比例添加生理性脂質的技術被稱為仿生脂質技術。
防止水分流失的封閉性保濕劑
封閉性保濕劑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皮膚內水分流失,迅速改善皮膚水合狀況,促進皮膚屏障修復。常見的封閉性保濕劑有凡士林、硅油、礦油、蜂蠟等。其中,最為常用且具代表性的是凡士林。
凡士林是石油分餾提純后得到的半固態飽和烴混合物,化學名稱為礦脂。外用凡士林可降低99%的經表皮失水率(TEWL)。而同為封閉性保濕劑的硅油或礦油,只能降低30%的TEWL。
有些觀點認為,凡士林來源于石油,可能存在多環芳烴等有損健康的雜質。事實上,目前凡士林的生產工藝發展成熟,其中的雜質可控并可以被去除,選用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產品不需要過度擔心安全性問題。
另外,凡士林本身過敏率較低,除了由于封閉性過強而“悶痘”外,不易造成其他皮膚問題。凡士林與生理性脂質結合使用,可以獲得較好的屏障修復效果。
可促進皮膚合成生理性脂質的成分
這類成分的主要作用機制,是促進表皮層細胞主動合成并分泌神經酰胺等生理性脂質。
煙酰胺是這類成分的代表之一。目前,煙酰胺最被人熟知的作用是美白,事實上,它也具備較好的皮膚屏障修復效果。煙酰胺可以通過激活絲氨酸棕櫚酰轉移酶的mRNA表達,來參與神經酰胺的生物合成,能夠起到抗炎和主動修復皮膚屏障的作用。
另一種常用的可促進皮膚合成生物性脂質的物質,是亞油酸。亞油酸是神經酰胺的前體物質,可以轉化為神經酰胺,從而參與皮膚屏障的修復。一些護膚品中會添加富含亞油酸的植物油,比如葡萄籽油、紅花籽油、摩洛哥堅果油等,用來修復皮膚屏障。
泛醇也能夠促進皮膚合成生物性脂質。它可以作為合成輔酶A的關鍵成分參與到多個酶反應通路中,促進角質層細胞間脂質合成。此外,泛醇還有促進表皮細胞增殖和分化、促進損傷修復的作用。
具有修復作用的新一代果酸
新一代果酸,也就是聚/多羥基酸(PHA),分子量較大,滲透速率較低,刺激性弱,去角質作用溫和,對皮膚屏障的修復有一定幫助。常見的新一代果酸成分包括葡糖酸內酯、乳糖酸、麥芽糖酸等。
屏障受損后出現炎癥,通常是因為炎癥介質被激活。PHA可以抑制IL-1a和PGE2兩種炎癥介質,減輕炎癥反應。屏障受損也會導致皮膚TEWL增加。而PHA可以通過多種作用機制降低TEWL,幫助皮膚保濕鎖水。屏障受損時,皮膚pH值往往會增大。PHA本身為酸性,可以短暫降低皮膚pH值,并溫和地去除角質,提高護膚品中親水性活性成分的滲透率,減輕皮膚泛紅的癥狀。
【作者單位:覓方(杭州)化妝品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