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全國藥品監管工作會議精神|河南:堅定走好以信息化引領藥品監管現代化之路
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作出“加快藥品監管現代化步伐,不斷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重要部署,對于破解藥品監管難題、提升藥品監管效能、加快藥品監管現代化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河南省藥監局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積極探索“規范化、智能化、專業化”藥品監管新路徑,在監管信息化建設方面初見成效。
面對新形勢 走監管信息化之路勢在必行
會議指出,要向信息化要“編制”,向智慧監管要“人員”。河南省是藥品醫療器械生產消費大省、中醫藥大省。近年來,藥品監管領域一系列矛盾問題不斷顯現,成為制約藥品監管現代化的重要障礙。而實施智慧監管“千里眼工程”,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成為破解這一障礙和瓶頸的“金鑰匙”。
監管人員少的矛盾,只有監管信息化才能破解。河南省現有366家藥品生產企業、671家藥品批發企業、394家藥品零售連鎖總部、828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07家化妝品生產企業,要對分布全省各地的上述企業,開展全覆蓋式日常監管和案件查辦,僅僅依靠現有的監管人員難以為繼,發生監管“盲區”“斷點”的風險較大,甚至會給全省藥品安全形勢造成嚴重影響。而監管人員與監管任務嚴重不匹配的矛盾,只有通過向信息化要“編制”,向智慧監管要“人員”,不斷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破解。
監管效率低的狀況,只有監管信息化才能改變。在以往的日常監管中,監管人員需要逐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大量時間都耗費在路途之中。在監管過程中,企業信息、監管數據、檢查記錄等資料都是以紙質檔案的形式保存,資料調閱不便、管理困難、容易丟失。在開展跨區域監督檢查、查辦案件時,各項數據資料無法快速對接,難以形成協同監管整體合力。而監管效率低、協同效果差的狀況,只有通過健全完善監管數據全面共享、核查處置一網協辦的一體化藥品智慧監管體系,才能有效改變現狀、提升效能。
監管方式舊的問題,只有監管信息化才能革新。隨著藥品產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業態的不斷涌現,依靠現場查、現場看、現場問、現場點等傳統方式進行監管,不能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生產管理情況、發現企業質量安全風險隱患以及讓企業深切感受到“監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威懾力。而監管方式舊、手段少的問題,只有通過革新和運用常態化遠程監管手段,開展全天候、穿透式監控,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化有形為無形。
實施新舉措 監管信息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會議強調,要強化創新思維,打破慣性思維,力求長效治本。河南省藥監局以推動信息化監管、智能化運行為著力點,立足實際,大膽創新,積極謀劃推動智慧監管,取得了初步成效。2023年,河南省的藥品智慧監管“千里眼”工程發揮了積極作用,“藥械追溯系統”獲評國家藥監局智慧監管典型案例、首屆全國數字化監管典型案例。
遠程監管體系初步構建。2022年8月,藥品安全智慧監管“千里眼工程”全面運行,搭建起了系統集成、功能完備、廣泛覆蓋的遠程監管工作平臺,全省共有1463家藥械企業完成固定視頻對接、移動檢查APP注冊,接入攝像頭13458個,累計上傳生產關鍵數據14萬多批次,上傳批記錄近100萬個,初步實現了全天候、全時段、全過程的藥品非現場純線上遠程監管新模式。
遠程監管效能顯著提升。智慧監管“千里眼工程”平臺系統運行以來,已累計檢查企業3031家次,發現并整改問題企業329家次,日常監管單次檢查時間縮減60%以上。高效、實時、精準的遠程監管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切實解決了監督檢查效率低、手段少的問題,基本實現了重點環節全程監控、關鍵信息一網通查、風險隱患智慧預警,藥品監管效能、企業質量管理能力顯著提升。
藥品監管方式逐步轉變。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真實情況開展全天候、場景化監控,對上傳的關鍵數據進行實時督促研判,并結合現場檢查情況進行綜合比對、系統分析,實時督促指導企業合法合規生產經營,精準高效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顯著提升了監管的時效性和精準度,推動了監管方式由分散監管向協同監管、傳統監管向智慧監管、粗放監管向精準監管的轉變,形成了線上與線下一體運行互為促進的監管新局面。
藥品監管難題有效破解。藥品生產過程信息化監管的深入實施,大幅降低了監管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財力成本,對單個“兩品一械”生產經營企業開展日常檢查的平均耗時由過去的3天縮減至1天,監管人員力量得到更為科學合理的調配使用,有效緩解了監管力量不足與監管任務繁重之間的矛盾。
落實新要求 以“三化”推動監管信息化行穩致遠
會議要求,加強監管大數據分析挖掘、輔助決策和應用賦能,提高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監管、風險監管水平。河南省藥監局將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創新思維,積極探索智慧監管“千里眼工程”規范化、智能化、專業化發展之路,以信息化引領推動藥品監管現代化。
健全制度,推動智慧監管規范化。統籌結合監管實踐和智慧監管實際,探索制定遠程智慧監管實施辦法、檢查風險判定及結果運用標準、企業攝像頭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規范,統一檢查的操作標準規程,明確檢查范圍、檢查要點、標準要求、工作程序、處置措施,強化檢查結果運用,實現電子文書標準化、規范化。建立專家會商和協調溝通制度,不斷提升信息化監管的精準度,全面提升監管業務規范化、信息化水平。
拓展功能,推動智慧監管智能化。進一步深化藥品監管大數據中心、重點品種追溯系統、品種檔案建設,建立涵蓋日常監管、審評審批、抽檢監測、執法辦案、公眾服務的智慧藥監平臺,持續推進藥品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為實時高效開展遠程監管提供基礎支撐。
提升能力,推動智慧監管專業化。進一步提升應用水平,編印應用教材、開展實戰培訓,全面提升監管人員遠程檢查的實踐操作能力、風險識別能力、風險處置能力;開展業務指導和責任考評,推動監管人員常態化運用遠程監管手段,開展全天候、全過程監控,實時研判分析關鍵數據,確保以高效能監管保障高水平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河南省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 雷生云)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