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臨海市化妝品監管模式在探索中前行
當前,我國化妝品行業正蓬勃發展,面對網絡銷售、電商直播、體驗分享等不斷涌現的新興商業業態,以及消費者對美麗、安全、健康持續提升的追求,近十年來,浙江省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在國家、省、市藥監部門的指導、幫助和支持下,從基層實踐和監管實際出發,積極推動化妝品監管模式由“粗放式”管理向“智能化”監管不斷升級。
目前,臨海市“數字辨妝”一體化監管平臺已基本建成,其中,云共享、云管理、云監管三大版塊已投入應用;“531”工作法、《化妝品流通監管規范》地方標準已基本完成修訂升級,化妝品監管有章可循、有標可依;多部門協同、多形式監管、多元化共治的監管機制持續推進,數字化監管智治格局已基本形成。
從無到有 制度規范破監管難題
2012年,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職責正式劃入原臨海市食藥監局(2018年機構改革后成為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化妝品監管職責伊始,面對化妝品經營主體檢查工作無從下手的困局,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通過匯集一線監管執法人員在基層監管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于2016年總結出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531”工作法,即“五查三有一錄入”。五查,即根據化妝品行業各類規范文件梳理出5大類、15小項檢查細則,形成“五查表”;三有,即化妝品經營單位需要有質量管理人員、有質量管理制度、有進貨銷售臺賬;一錄入,即將“五查表”電子化,編入移動執法終端,用于現場檢查結果錄入。
通過運用“531”工作法,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不僅解決了監管人員怎么查、經營主體做什么、檢查記錄錄在哪的問題,并據此出臺了浙江省首個保化行業示范創建方案,在全省率先開啟化妝品“百千萬”美麗消費示范工程(即打造百條示范街、千家示范商場、萬家示范經營店)創建。5年來,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打造了3條示范街、23個示范商場、252家示范單位,示范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與此同時,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在化妝品監管工作中引入“標準化+監管”思路,充分整合化妝品質量監管、消費維權、商標廣告管理等職能,于2018年發布《化妝品流通監管規范》地方標準。該標準對化妝品流通領域的術語和定義、檢查程序、檢查內容、快檢與抽檢、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和結果運用等內容進行明確,以推動實現所有檢查內容“一次檢查、全面覆蓋”。
監管工作不僅要總結經驗,更要與時俱進。2020年以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配套法規文件相繼頒布實施,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及時依據新規對“531”工作法和地方標準進行修訂,將化妝品網絡銷售、化妝品集中交易市場、信息化溯源等內容納入監管范圍。
從弱到強 效能提升出監管實績
在基層監管實踐中,監管對象量大面廣,監管力量缺乏的問題十分突出。強化監管力量、提升監管效能是職責所在,也是當務之急。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著力加強硬實力和軟實力雙提升:投入百萬元資金打造智慧監管指揮中心,為基層執法人員全員配備316臺移動執法終端,形成了具有數據存儲、證據追溯、視頻監控、語音對講、現場直擊、應急指揮、日常監管痕跡化管理等多項功能的智慧監管指揮系統;依托“雙百尖兵”“951工程”,培養集監管、抽檢、指導、辦案為一體的監管“尖兵”力量,包含一線執法人員169人、國家、省、市級檢查員28人,有效覆蓋13個基層所(分局)。
針對監管對象量大面廣的問題,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以源頭風險管控為導向,將全市化妝品經營單位分為A、B、C、D四大類,并根據不同主體經營特點進行分類分級監管。其中,A類主體(批發單位、品牌代理商、連鎖總部)風險較高,需要主動向下游提供規范的票證資料;對B類(大中型美容美發單位)、C類(藥店、母嬰用品店、大中型商超、連鎖門店、專賣店等)主體則正常監管,在規范經營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經營操作效率;針對索證索票制度較難落實的D類主體(酒店、小美容美發店、美甲店、小超市、便利店等),首創“票據式購進驗收臺賬”制度。
依托上述分類分級監管模式,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正積極建立集重點監測、專項整治、線上監測、線下協同于一體的高效能、精準化執法模式,并已取得良好進展。例如,2020年,臨海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查處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偽劣(汞超標7000多倍)化妝品案件,徹底斬斷一條“黑產”鏈條,成功搗毀制假窩點4個、生產銷售窩點5個,扣押偽劣化妝品10萬余件。
通過以案促管,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直擊化妝品經營領域的“潛規則”和高發、頻發、新發違法行為,引導化妝品經營單位監管從“管制型”向“自治型”轉變,化妝品產品規范率達95%以上,舉報投訴處理率與違法案件查處率達到100%。
從紙到智 數智賦能譜監管新篇
多年來,數字化是臨海市化妝品監管工作的重點方向。從電子“五查表”、智慧監管指揮系統,到線上固證、廣告監測,再到“數字辨妝”一體化數字平臺,臨海市化妝品監管數字化工具不斷創新升級。
2021年5月,受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委托,浙江省藥監局組織臺州市、臨海市兩級市場監管局開展“化妝品經營數字化監管”課題研究。課題組歷時7個月,設計調查問卷14類,收回調查問卷3527份,并分赴義烏、杭州等地開展調研,聽取阿里巴巴、浙江宜格美妝集團有限公司、銀泰百貨有限公司、浙江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意見,梳理新規下多方需求,并以此為依托打造“數字辨妝”一體化數字平臺。
該平臺以數字化賦能化妝品監管,云共享、云管理、云監管3個子平臺實現了消費者、經營者、監管部門三大主體數據信息的實時互聯互享。其中,面向消費者的云共享平臺,主要以云展示、云查詢、云科普、云評價、云上報、云舉報六大功能提升消費者安全用妝意識、暢通舉報維權渠道;面向經營者的云管理系統,通過對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數據庫,實現注冊備案信息智慧審核、購進驗收信息智能記錄;面向監管者的云監管平臺,以跨部門協同為主要運轉模式,探索“非現場”智能化監管、一體化執法辦案模式。
同時,臨海市藥品監管部門還運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多種線上載體,以及在基層社區開展公益咨詢、講座、義診等線下活動,鼓勵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監督化妝品行業,以多元力量全面規范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行為,推進全社會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美麗消費。
新的法規體系和監管形勢對化妝品監管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臨海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堅持基層為要、實踐為本,聚焦聚力制度規范、效能引領、數智賦能,全力建設一套立足基層需求、順應產業發展、具有臨海特色的化妝品數字化監管模式。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編輯:李佳歡)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