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情況分析
2021年是化妝品備案工作的一個轉折點。《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等新規陸續施行,化妝品備案工作技術要求更加健全。
2021年5月1日前,使用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老平臺)開展化妝品備案工作,2021年5月1日起,普通化妝品備案管理系統(以下簡稱新平臺)啟用。新平臺啟用后,山東省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數量、備案登記用戶數量均出現下降,這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需要相關企業、藥監部門和行業協會攜手解決,共同推動備案工作順利開展。
新平臺備案產品及用戶數量下降
新平臺啟用后,山東省國產普通化妝備案、企業用戶登記數量均出現明顯下降。
2021年,山東省共完成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10272件,其中,在老平臺完成備案產品7917件,在新平臺完成備案產品2355件。2021年1月至4月,平均每月備案產品約1979件;同年5月至12月,平均每月備案產品約294件(見圖1)。2021年5月1日后備案產品量明顯下降,平均每月備案量同比降低85.14%。
圖1 2021年山東省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完成情況
2021年5月1日前,在老平臺上,山東省共有備案登記用戶4888家,其中持有生產許可證企業199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新平臺上,山東省共有備案登記用戶908家,其中持有生產許可證企業119家,注冊人/備案人643家,境內責任人146家(見圖2)。新平臺上,山東省化妝品企業用戶登記數量顯著下降,企業用戶注冊量比老平臺降低81.42%。
圖2 2021年山東省普通化妝品企業用戶注冊情況
備案信息“量”“質”要求提升
造成新平臺上山東省國產普通化妝備案、企業用戶登記數量雙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法規對備案信息要求的提高和過渡期問題。
備案提交信息數據增加是一個原因。在老平臺上,備案審核內容包括產品配方(不包括含量,限用物質除外)、產品銷售包裝(含產品標簽、產品說明書)。新平臺網上備案審核內容包括《化妝品注冊備案信息表》及相關資料、產品名稱信息、產品配方、產品執行的標準、產品標簽樣稿、產品檢驗報告、產品安全評估資料,涉及多學科,申報和審評的技術要求都大幅提升;可見,企業在新平臺備案需要提交的資料明顯細化,如產品名稱信息項目需要提交產品商標名、通用名、屬性名及其命名依據等,產品配方項目需要提交全部原料成分、含量、安全信息等,產品執行的標準項目需要提交產品生產工藝、微生物和理化指標、產品使用方法、安全警示用語、產品貯存條件、使用期限等。有些備案人存在畏難情緒,導致備案周期增長或備案數量降低。
除了備案資料“量”的增多,新法規對備案資料的技術性要求也有所提高。2021年4月9日,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的公告明確,2021年5月1日前已取得注冊或者完成備案的化妝品,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于2023年5月1日前,按照《規范》要求,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注冊或者完成備案的化妝品,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于2022年5月1日前,按照《規范》要求,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關于功效宣稱評價的要求迫使企業改變“一方多備”“換湯不換藥”的備案模式,逐步向“大單品”模式轉變。
同時,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年版)》(以下簡稱《技術導則》)規定,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進行普通化妝品備案前,必須依據《技術導則》的要求開展化妝品安全評估,提交產品安全評估資料,并對化妝品安全評估人員資質提出了明確要求。有些企業一時難以配備具有相關評估能力的人員,而第三方評估的費用普遍較高,企業在利益權衡后,從“量”產轉為“精”產。
此外,過渡期問題也是造成新平臺上山東省國產普通化妝備案、企業用戶登記數量雙下降的原因之一。
2021年,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施行,相關配套文件密集發布實施。考慮到當前大多數企業的實際情況,國家藥監部門設置了過渡期政策。但是,一方面,有些企業對新法規的理解有待深入,企業備案管理或法務人員對備案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理解不深,存在疑惑或畏難情緒;另一方面,第三方的安全評估市場、功效評價等相關機構起步相對較晚,出現市場緊俏致安全評估或功效評價費用昂貴的現象,間接導致備案周期增長,新品備案量下降;同時,備案流程不夠順暢,備案人普遍反映備案資料(如原料安全信息、質量規格證明等)索取困難,導致企業未能按計劃完成新品備案。
多措并舉助力備案工作順利開展
為保證山東省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工作順利開展,企業、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需共同協作,努力提升備案工作效率和質量。
企業應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認真學習《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及備案相關規范性文件,增進責任意識;按照法規要求,配備質量安全負責人,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不良反應監測與評價評估體系。監管部門應積極響應企業訴求,通過百問百答、線上服務、微視頻等“接地氣”的方式,加強備案相關科普。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定期收集企業需求,組織開展法規解讀、專家講壇、經驗交流等活動,促進企業提升備案水平。
現階段,備案工作面臨年報、歷史產品信息補錄等操作,新平臺上需要企業填報的信息較多。希望相關部門不斷優化備案平臺,完善配方導入、智能提醒、附件上傳等功能,讓操作更便捷;提高備案平臺配方識別功能精準度,目前系統僅能識別部分限用組分,對于類別物質不能精準識別與提示(如常見的α-羥基酸及其鹽類和酯類、4-羥基苯甲酸及其鹽類等);制定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冊,讓備案程序更加簡明易懂,進一步提升企業備案效率;打造更為智能的備案工作平臺。
相信在化妝品企業、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等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化妝品備案工作將更加便捷高效,化妝品質量安全將得到更好保障,國產普通化妝品產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作者單位:山東省食品藥品審評查驗中心)
(責任編輯:李佳歡)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