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條例》下化妝品經營企業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思考
化妝品經營企業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是實現化妝品安全可追溯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1月1日起,《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化妝品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查驗供貨者的市場主體登記證明、化妝品注冊或者備案情況、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明,如實記錄并保存相關憑證……”?!稐l例》實施以來,筆者發現化妝品經營企業仍普遍存在索證索票不齊全、進貨查驗流于形式等諸多問題,與《條例》的要求還存在不小差距。如何督促指導化妝品經營企業落實《條例》要求,有效履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的法定義務,需引起監管部門高度重視。
化妝品經營行業現狀及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化妝品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當前,化妝品經營企業種類繁多,經營方式多樣,但企業層次參差不齊,不同企業間的管理能力差異較大,履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還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以四川省自貢市為例,自貢市現有化妝品經營企業4500余家,其中化妝品專賣店450家,商超、零售藥店、小商鋪等化妝品兼營企業2800家,美容美發及洗浴中心、酒店賓館等使用單位1300家,化妝品網絡銷售平臺內經營者25家。企業采取計算機等信息化管理方式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的化妝品經營企業近700家,占比15.6%,多集中在零售藥店、設有總部的化妝品零售連鎖店。其余經營企業仍采用傳統手工方式索取并查驗供貨商票證,且采用紙質記錄的方式。2021年,自貢市按照不低于轄區企業總數30%的檢查比例,以企業執行化妝品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記錄情況為檢查重點,共對全市1645家化妝品經營企業開展了監督檢查。在受檢的1645家單位中,位于城區的有1120家,位于農村地區(含城鄉接合部)的有525家。類型包括化妝品專賣店160家(零售連鎖企業70家),商超350家,藥店、小商鋪等化妝品兼營店700家,美容美發300家,酒店賓館120家。檢查發現,1645家受檢單位中僅337家單位基本符合要求,占比20.5%。受檢單位執行不嚴或未建立索證索票及進貨查驗制度,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化妝品兼營店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問題頻發。通常化妝品兼營店的規模較小,其購進的化妝品品種繁多,且化妝品兼營店進貨渠道一般較為分散,需要索取的票證數量大、批次多且分類復雜。因多數兼營店未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對化妝品進行日常管理,索取和查驗供貨方票證不全、采購化妝品未索證或索票、缺少對供貨單位或相關票據分類歸檔的管理、票證保管亂的現象較為普遍。
二是化妝品使用單位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檢查發現,大中型酒店和美容機構因其采取固定供貨商直接供貨的形式,進貨渠道較為單一,且多數單位有專人負責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能較好履行法定義務;而小型美容院、賓館、洗浴場所多為自行采購且缺乏專人管理,普遍存在索取的供貨商證照、產品合格證明等復印件與相應批次不符、證明文件超過有效期、未加蓋印章、未索取化妝品的注冊證明文件或備案憑證等問題;此外一些位于農村地區的(城鄉結合部)小型美容美發機構、小型賓館等還經營標簽標識信息不完整或無任何標簽標識的產品、無法提供產品的合法證明和供貨商資質、涉嫌非法分裝或自制化妝品,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大。
三是企業實施信息化管理的精細化程度不夠。化妝品零售連鎖店多采取統一的計算機系統,產品由總部統一驗收、統一配送。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義務由總部承擔并統一錄入計算機系統,分店通過掃商品碼即可在計算機系統內鎖定產品信息形成電子臺賬,實現特定化妝品種類進銷明細以及供應商資質證件的速查功能。但信息化管理的企業往往存在計算機系統內臺賬信息錄入不全的情況,如缺少產品注冊或備案編號、有效期限等《條例》要求的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關鍵項目。此外,部分連鎖企業管理混亂,分店間相互調貨后未對調貨產品進行入庫和銷售操作,導致購銷記錄與庫存不一致,從總部外采購的化妝品尤其是對進口化妝品未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無法提供產品的合法證明。
四是農村地區化妝品經營企業落實管理要求難度大。在受檢合格的337家單位中,位于農村地區(含城鄉接合部)的僅60家,其檢查合格率僅為11.4%。多數農村地區企業未對經營的產品開展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工作,企業人員對如何正確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等法定義務不清楚。位于農村地區的化妝品兼營店和小理發店大多也經營寶寶霜、染發膏等重點監管品種,店內在營產品往往存在未經注冊、備案、過期失效等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原因分析
一是準入門檻低,從業人員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瘖y品經營未實行許可管理,只需辦理營業執照便可營業,且對經營條件、經營環境、從業人員素質等沒有硬性要求,準入門檻低?!靶?、散、亂”的化妝品經營企業在市場中占有較大比例,從業人員素質低、法律意識淡薄。
二是宣傳引導方式單一且不夠深入。具體體現在,針對不同類型企業開展的分類分級宣傳培訓力度和覆蓋面不夠;部分企業尤其是位于農村地區的化妝品從業人員對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和違法后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不知悉;甚至部分企業從業人員對哪些產品屬于化妝品、化妝品由哪個部門監管還不清楚。
三是傳統進貨查驗記錄方式亟待改進,監管缺乏大數據支撐。目前化妝品經營企業大多數采用紙制記錄本記錄,停留在傳統追溯模式上,不能滿足當前化妝品種類多、數量大、查驗項目多的現實需求。同時,化妝品信息查詢通道不夠快捷方便,不能通過化妝品標簽標識界面快速進入查詢通道,嚴重制約查驗效率和質量。此外,當前沒有有效的化妝品監管管理系統和數據平臺,無法對轄區化妝品經營主體、從業人員、在營品種進行有效監控。對企業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等的檢查依然停留在人海戰術上,與當前監管人員少、監管對象多且查驗項目繁雜的現狀不相適應。
四是監督執法有待加強?!稐l例》明確了對未按規定執行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的罰則,經營者初次違法即面臨1-3萬元的行政處罰,較原《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大幅提高了企業違法成本。但在實踐中,部分地區對化妝品監管工作重視不夠,未嚴格落實化妝品監管“四個最嚴”要求,監督檢查流于形式,執法尺度沒有做到對立統一。存在有案不立、對問題深查深究力度不夠等問題,對違法違規經營者未起到有力震懾。
對策和建議
一是推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并完善化妝品追溯體系。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化妝品數據庫,加強地方監管數據與國家數據庫的對接,將化妝品的生產、流通、使用信息及時收集納入化妝品信息系統。鼓勵經營企業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用容易保存和查詢的電子數據替代傳統耗時耗力的紙質材料,減輕下游經營企業查驗工作負擔。同時,探索引進藥品的“追溯碼”模式,建立化妝品最小銷售包裝“追溯碼”,并將該碼與國家藥監局監管數據庫對接,建立快速查詢通道,使下游化妝品經營企業通過掃碼掌握化妝品的全面信息,提高進貨查驗效率。完善追溯管理與市場準入的銜接機制,以掃碼入市或索取追溯憑證為市場準入條件,實現特定化妝品種類進銷明細以及供應商資質證件的速查功能。
二是開展分類指導,全面落實經營企業主體責任。監管部門要按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品種,分行業分類別突出抓好企業索證真實合法性和索票規范統一性這兩個方面的督促指導,編印符合《條例》要求且統一格式的臺賬記錄,指導企業對照執行進貨查驗,如實、全面地登記產品信息。要求企業簽訂合法誠信經營承諾書,并在顯著位置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示范帶動作用,鼓勵各經營企業將索證索票規范納入到企業目標管理中,組織開展協會內部自查,建立并實行獎懲制度,發展一批從業人員素質高、質量管理優良的行業示范企業,帶動和輻射全行業規范發展。
三是加強普法宣貫,多方參與營造社會共治氛圍。監管部門要以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化妝品安全知識“五進”宣傳等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條例》及配套法律法規的普法宣貫,分級分類全覆蓋開展法規培訓。通過官網、微信、抖音等線上渠道及時向消費者、經營企業傳達最新的化妝品監管要求。要積極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將化妝品普法宣貫工作納入鄉鎮、街道的日常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有條件的村、社區設置兼職食品藥品化妝品安全員,解決化妝品普法宣貫“最后一公里”問題。要積極發揮群眾的社會監督作用,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群眾向監管部門提供問題線索。堅持有訴必查,違法必究,營造化妝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四是落實“四個最嚴”,嚴懲重處化妝品違法行為,嚴格監督執法。將企業執行索證索票及進貨查驗記錄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嚴格并統一監督檢查標準,對重點行業和重點品種加大監督檢查頻次;要加強部門聯動,建立與衛生健康委、商務、海關等部門的聯動協調機制,對化妝品經營企業實施聯合監管。把監督檢查結果納入化妝品安全信用體系,將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履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法定義務等違反《條例》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及時公布典型案例,形成強力震懾,倒逼化妝品經營者切實履行法定義務、落實化妝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作者單位:四川省自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責任編輯:辛悅然)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