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食品輿情事件】北京新發地現聚集疫情 食品行業涉疫風險高
事件概述
6月11日以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新發地市場)突現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新發地市場董事長的一句話“進口三文魚案板檢測呈陽性”,引起了對進口三文魚攜帶新冠病毒的恐慌,全國范圍內緊急下架三文魚。一時間對新冠病毒的來源眾說紛紜。有專家指出,冷鮮食品由于低溫運輸儲存環境可能為新冠病毒存活創造條件。連日來,不斷有新增確診病例分布在農貿市場、餐飲單位、食品工廠、外賣、超市等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引發輿論關注。北京市積極出臺了一系列防控舉措,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排查,同時保障蔬菜、肉類等必要生活物質供應。
輿情走勢及關鍵節點
如圖1所示,輿情整體呈“波浪式”發展,網民關注度遠高于媒體關注度。
圖1 “北京新發地現聚集疫情”輿情走勢圖
第一階段:北京市出現與新發地高度相關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口三文魚成懷疑源頭,政府開展防控部署
自6月11日起,北京市接連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確診病例曾到訪新發地市場等6大批發市場。6月12日晚,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相關部門在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隨后,三文魚在各地緊急下架,輿論高度關注三文魚攜帶、傳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如新京報網發布《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稱,北京物美、家樂福等主要商超企業、多家日料品牌及外賣平臺均緊急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部分商場、超市、餐廳等下架三文魚。第一財經發表《對話食品安全專家鐘凱:七問三文魚病毒這點事》稱,科信中心主任鐘凱介紹,三文魚的“攜帶”準確的說是被污染,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21財經客戶端發布《中國是否會暫停進口海鮮?商務部:進口食品應該符合檢驗檢疫規定》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與相關國家的溝通協調,從源頭上管控好進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政府相關部門緊急防控部署,進行排查、核酸檢測,先后關停新發地等幾大市場,評估感染風險,全面有序進行衛生整治和環境消殺。同時,設置臨時交易場地保障蔬菜水果供應,穩定物價。要求餐飲企業暫停舉辦婚宴、酒席等群體性聚餐活動。
第二階段:餐飲員工、外賣送餐員、食品生產企業、超市等出現確診病例,引發輿論對餐飲、外賣、食品等傳播新冠病毒的擔憂
北京市多家餐飲從業人員出現確診病例。如6月19日,北京市通報6月18日新增病例中有8例病例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員工。6月23日,“餓了么”一名外賣員確診,據稱其每天平均接單50單?!梆I了么”回應稱,正在對北京地區所有外賣騎手進行核酸檢測。與陽性病例有密切接觸的騎手,已第一時間暫停接單,并到指定隔離點集中隔離。確診外賣員曾在每日優鮮順四條站點、果多美、南城香等店接單,各涉事公司進行回應。外賣員的確診也讓輿論擔憂外賣食品的安全問題。
6月21日,百事公司通報旗下北京大興磁魏路分廠出現與新發地市場相關聯的聚集性疫情,8人確診。當晚,百事公司回應表示,發生疫情個案的工廠是百事食品一個分廠,其從未生產任何飲料飲品。該工廠只負責生產小批量的“樂事無限罐裝薯片”且產品“安全無虞”,購買樂事薯片的消費者也無需擔心。相關信息在微博平臺引發高度關注,網民對百事食品安全問題表示擔憂。
6月22日、23日,天客隆超市永定路店兩名餐飲店員工確診。新京報網發表《北京天客隆永定路店確診者為餐飲商戶 門店停業消殺》稱,上述確診病例為該超市二樓美食城的餐飲商戶,并非天客隆員工,目前超市已暫停營業,進行專業消殺。這兩例病例的感染途徑引發關注。如北京衛視《生命源》欄目播出《北京天客隆超市確診者在公共衛生間感染》稱,兩位確診者在發生確診病例小區的公共衛生間感染。
6月26日,北京市新增確診病例中14例為新發地市場牛羊肉綜合交易大廳的經營銷售人員。牛羊肉交易大廳成為關注焦點。此外,在疫情防控中還出現了很多虛假信息。北京市警方始終保持零容忍,依法嚴厲打擊編造傳播涉疫情虛假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階段:市場監管著力排查農貿市場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北京豐臺新發地市場監管所揭牌成立
7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以北京新發地市場為警戒,著力排查農貿市場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部署加強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重點場所的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其中提到要逐步取消活禽市場交易引發爭議。
8月13日,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正式成立新發地市場監管所,14名干部職工即日全部到位,履行市場監管職責。
輿情點評
在整個事件中,議題基本是圍繞確診病例、病毒源頭而展開,其中農貿市場、食品生產、餐飲服務等領域成為確診病例高發的地點。輿論情緒相對較為理性。但因此次疫情發生在新發地這樣一個影響力極大、波及范圍極廣的市場,其疫情擴散的風險也非常高,全國上下的餐飲單位、進口食品等均受到了影響。從信息發布來看,各部門、涉事單位能夠第一時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各種問題,形成了上下聯動、部門配合的信息發布格局,對于疏導輿論情緒、引導輿論走向、打擊不實謠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帶來了新冠病毒食品接觸傳染的風險、農貿市場的管理、境外冷鏈食品管理等多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吳國麗)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