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兼治 解決“救命藥”供應緊張問題
作為冠心病和心絞痛患者的常用藥,國產硝酸甘油一直因價格低廉、見效快而被心腦血管病患者稱為“救命藥”。一位患有冠心病的劉先生說:“這個藥不是常用藥,卻是非常重要的備用藥,一旦心絞痛發作可以救急”。業內人士表示,硝酸甘油雖然不是新藥,但其顯著療效早已被證實。然而,這種價廉物美的“救命藥”時常在正常的市場上斷貨,一般醫院和患者難以買到和使用。
國產硝酸甘油等“救命藥”之所以斷貨,一方面是有的藥廠停產導致供應緊張;另一方面是藥價飛漲,藥店不愿意進藥也不會備貨。事實上,斷貨的不僅是藥店,一些地方的公立醫院也出現了“藥荒”的情況。據媒體報道,有些公立醫院開始放棄采購國產硝酸甘油片,轉而將目光投向進口藥品。這顯然與該藥價格上漲并超過公立醫院掛網價有關。
從表面上看,由于藥品定價過低、利潤太薄,造成一些藥企主動減產。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救命藥”生產所需的原料藥短缺,造成了“壟斷性漲價”,部分藥企生產成本大幅增加,造成生產經營無錢可賺、無利可圖。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局公布的信息顯示,我國成品藥有約1500種原料藥,但其中50種原料藥只有一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只有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只有三家企業可以生產。可見,原材料生產的壟斷經營才是“救命藥”價格飛漲和市場短缺的幕后黑手。
國產硝酸甘油斷貨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是重要的民生問題。那么,如何讓藥品保供穩價,不出現斷貨、任性漲價現象,需要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標本兼治。
一方面要改革原料藥市場準入政策,簡化原料藥市場準入審批程序。結合即將全面實施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承接原料藥委托加工,促進一批原料藥小品種的集中生產,解決部分原料藥生產廠家少、供應短缺的問題。同時,為避免藥品原料漲價或產量不足造成藥品短缺,建議對短缺藥品的原料生產制定一些引導政策,以保證短缺藥原料供應的穩定。
另一方面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堅決打擊藥品生產經營中的壟斷行為。“救命藥”斷貨和漲價的背后,既有企業減產、藥店下架的無奈,更有價格壟斷、市場控銷的陰影。所以,要對大幅漲價的原料藥加強跟蹤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苗頭,及時予以處置和打擊。同時,針對急救藥短缺問題采取補救措施,如直接聯系廠家加大采購供應,以穩定供貨、保障需求。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提升檢驗檢測能力
藥品檢驗檢測是藥品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藥品監管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進行了專門部署,將檢... 2022-04-22 12:19評論|加強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
藥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直接關系公眾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加強藥品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對切實維護藥品安全形勢穩定尤為重要。《“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2022-04-01 14:2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