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網絡銷售將有監管辦法!明確賣家及平臺責任
3月28日,南方都市報披露2018年全國不合格化妝品大數據,發現在淘寶、拼多多、京東、小紅書、聚美優品、樂蜂等電商平臺的售賣的化妝品大多沒有公布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批號等信息,消費者無從得知所購商品是否為抽檢不合格批次,其中甚至有致癌添加物,存在風險。對此,專家表示,電商平臺不全面披露商品信息,涉嫌違反電商法,賣家和電商平臺都要擔責。
針對南都報道,國家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今年將繼續強化對化妝品網絡銷售的監管。一方面,將積極配合司法部修訂《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力爭在年內出臺。同時依據有關規定,研究制定配套的《化妝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化妝品網絡經營者、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的相關責任。該辦法征求意見稿將在國家藥監局官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另外,將開展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重點打擊化妝品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行為。同時,近期國家藥監局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化妝品安全宣傳周科普活動,網購化妝品安全將是其中重要內容。
事實上,國家藥監局對化妝品網絡銷售的監管一直是其工作重點,去年就曾組織開展網絡銷售化妝品安全專項檢查,調查化妝品網絡交易平臺和入網經營者的經營情況,重點排查網絡銷售化妝品的安全風險。同時也會同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一批涉網案件,對參與制假售假的化妝品有證生產企業依法吊銷許可證,搗毀制假售假窩點,抓獲有關犯罪嫌疑人。
采寫:南都記者 吳斌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