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位高危人群做胃鏡 不是胃癌就是有癌前病變
“一上午做了20多個胃鏡,幾乎個個都是嚴重的萎縮性胃炎(臨床上認定的癌前病變情況之一),其中2位當場被確診是胃癌。”近日,浙江省醫學會消化學會主委、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專家呂賓教授跟錢報記者感嘆自己怵目驚心的天臺之行。
據介紹,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胃癌高發國之一,而浙江省又位列國內四大胃癌高發地區之內,其中又以岱山、天臺、仙居最突出。目前的研究認為,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而飲食上喜高鹽、油炸、煙熏、腌制等也是高致癌因素之一。而此次在天臺被查出胃癌的兩位老農民,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再細問飲食習慣,都喜重口味,做菜放很多鹽,常吃咸菜、醬瓜、梅干菜、腌肉等腌制品。
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將上周定為全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周,就是為提醒大眾注重篩查,以提高我國早期胃癌的防治水平。
胃癌在早期沒什么癥狀,與普通胃不舒服差不多,做胃鏡是發現胃癌的最好方法。據了解,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就要求40歲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胃鏡篩查;韓國則是從上世紀90年代起,全國開展胃癌危險人群的篩查。
呂賓教授說,早期發現胃癌對于患者而言不僅是生存期的延長,而且對其家庭和社會來說也能大大減輕經濟負擔,中晚期患者的平均花費在20萬元左右,而早期胃癌的治療費用只需1萬多元。因此,呂教授再次提醒大家注重胃癌的早期篩查。可以先做血清學檢查,視風險高低來制定隨訪計劃。但40歲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條件的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1、生活在胃癌高發區;2、有胃癌家族史;3、有胃息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癌前病變;4、飲食喜歡高鹽、油炸、腌制、煙熏等;5、幽門螺桿菌感染。(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于偉)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