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健康城市綜合指數發布
10月18日,首屆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推選結果在新華社發布,銀川、福州等5個省會和計劃單列市,南通、延安等6個地級市獲評“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此外,在“健康中國年度標志發布”儀式上,還發布了年度健康城市綜合指數, 26個省會健康城市平均值為63.66分,5個計劃單列市健康城市平均值為71.05分,98個地級市健康城市平均值為68.42分,數據顯示,我國還處于健康中國建設的“初級階段”。
健康中國年度標志發布活動由新華每日電訊和上海師范大學主辦,以“助力健康中國,我們攜手同行”為主題,旨在凸顯2017年以來健康中國建設整體圖景中的閃光點,總結其質的提升、點的突破,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力量,為健康中國全面推進創造更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環境。
“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推選活動,以上海師范大學的建模數據統計為基礎,信息來源包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生態環境部等部委的官方網站,2018年各城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各城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國家統計局2017年《統計年鑒》,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五大中央媒體的新聞報道。活動從健康服務、健康環境、健康保障、健康傳播四個維度,對城市“這一年”的健康城市建設進行了量化考評,并按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17年城市空氣質量后10名和有其它重大負面情況等“負面清單”一票否決,在此基礎上,選出31個候選城市(其中省會和計劃單列市15個、地級市16個)。9月26日至10月10日,開通新華網網民投票環節。此后,經過專家評審,最終銀川、福州、深圳、青島、成都5個省會和單列市,南通、延安、鄂爾多斯、吉安、威海、蘇州6個地級市獲評“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
這些獲評城市是年度健康中國建設的佼佼者,他們或是在醫改方面重磅作為、“吃蟹”試水,或是在“大健康”領域舉措多多、理念領先,或是在健身投入、相關保障等方面跳躍發展、投入明顯,體現了強烈的榜樣和示范意義,起到了“健康中國”建設目前所處深度、廣度、熱度的“標志”作用。
儀式上還發布了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的“晴雨表”——2017年健康城市綜合指數。26個省會健康城市平均值為63.66分,排名前五位的省會城市分別是福州、鄭州、長沙、昆明、石家莊。5個計劃單列市健康城市平均值為71.05分。98個地級市健康城市平均值為68.42分,排名前十位的是南通、保定、黃岡、九江、鄂爾多斯、普洱、贛州、吉安、榆林和金華。
殷大奎
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指出,建設健康中國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等多個領域、部門和行業。舉辦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推選活動,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和參與,有助于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儀式上,健康中國“司長講堂”開講,科技部、自然資源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三位司長就本部門、本領域如何參與和促進“健康中國”建設進行了宣講。 (君偉)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