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三:發燒就用抗菌藥 不遵醫囑誤病情
身邊很多人在感冒發燒時都會自行使用抗菌藥物,但發熱不等于感染,更不等于細菌感染。據現代快報報道,6歲女孩最初只是感冒引起的發燒,卻因濫用抗生素引起“藥物熱”,輾轉4家醫院,病越拖越久,被高燒纏了一個多月。
抗菌藥物只對細菌有殺滅或抑制作用,沒有細菌感染時,用抗菌藥物是沒效果的。感冒一開始就服用抗菌藥物,不但對治療無益,還會引起藥物不良反應和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只有感冒后出現咳嗽頻繁,伴黃稠粘痰、發熱、咽疼等繼發細菌感染的癥狀時,應到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病情選用相應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抗菌藥物的種類有很多,每一種類都有自己的特點,應該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病原來適當地選用。孩子生病后,家長不能擅自使用藥物,應由醫生決定是否使用抗菌藥物。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誤區一:保健食品當藥品 貽誤病情危生命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臨床治療作用,不能代替藥品。老年朋友購買保健食品時要理性,不要將保健品當做“救命稻草”,盲目聽從商家所宣傳的功效,必須嚴遵醫囑、科學用藥。擅自停藥或用保健食品... 2018-09-28 15:5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