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房顫知曉月”宣傳活動啟動 我國房顫發病存在“險”“多”“低”“重”短板
中國食品藥品網 記者 劉云濤 報道 9月14日,由APHRS(亞太心律協會)發起,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中國房顫知曉月”宣傳活動在南京啟動,本次活動的口號是“關注心房顫,預防腦卒中”。活動歷時一個月,旨在提升公眾對房顫以及房顫導致卒中的認知,號召高風險人群參加篩查,早診斷、早治療、規范抗凝、預防房顫患者發生卒中。
首屆“中國房顫知曉月”啟動儀式。
發病特征為“險”“多”“低”“重”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黃從新教授說:“我國房顫發病特征顯著,主要為四個方面:險、多、低、重,給我們的疾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
險:房顫患者中風的發生風險增高5倍;
多:我國房顫患病人數超1000萬;
低:我國房顫患者規范化抗凝治療率低,僅為28.7%;
重:房顫給社會、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經濟負擔,超過300億人民幣/年。
另外,中國房顫中心數據庫數據顯示我國房顫患者大多同時發生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疾病患者1/3有房顫。
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黃從新教授在現場解答媒體提問。
房顫發病在心傷害在腦
房顫可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還可以引起腦卒中及導致其他部位的體循環栓塞。除此之外,房顫還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顯著下降,對房顫患者的生活質量調查顯示,與健康對照組比較,房顫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下降。
黃從新教授說:“房顫最嚴重的后果是可能導致卒中。房顫的時候,心房的有效收縮功能喪失了,血液形成湍流,很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脫落,栓子可能隨血液循環到身體其他部分,如果造成腦梗死或體循環栓塞,后果不堪設想。房顫患者卒中總體發生風險是無房顫人群的5倍,由房顫導致的卒中一年致殘率超過50%,一年死亡率超過1/3,一年內卒中復發的患者超過30%。每年用于治療房顫的花費達300億人民幣,其中房顫導致腦卒中的治療成本每年達到49億人民幣。”
200家醫院參與知識普及
公眾認知率非常低是我國房顫管理與卒中預防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來自上海地區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94%的受訪人群存在不知曉、未用藥或拒絕用藥的問題。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黃德嘉教授說:“設立‘中國房顫知曉月’,開展多項針對房顫的公共教育活動,預計以房顫中心為依托,在30天、200家醫院,開展1000場房顫知識普及工作;同時學會還將發布針對公眾的疾病教育素材,如信息化圖示、科普動畫等,給予老百姓淺顯易懂的疾病認識與行動指導,也為社交媒體提供適合使用的各種形式,這些素材均開放授權。”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